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探討香港資源爭奪事件

2014.09.24
469 469

新聞議題練習紙

背景


香港不再只是購物天堂,更是內地旅客的康樂中心?近年,內地旅客到香港旅遊,除了繼續消閒購物外,更吹起了使用康體設施的風氣。

其實,早於二○一二年,已有內地旅客在貝澳紮營,視營地為酒店;近日,更有內地傳媒陸續推介內地人到香港游泳、租場踢波等。香港固然以旅遊業為經濟重心之一,鼓勵旅客訪港無可厚非,但繼內地旅客與本港媽媽爭奪奶粉和紙尿片後,現在更開始佔用本港公共康體設施,難怪再度引起資源爭奪戰之說!

新聞重點

‧了解設立公共康體設施的意義
‧分析內地和本港公共康體設施的不同
‧探討現時本港公共康體設施使用方法的缺失









新聞資料

內地傳媒推介


資料一
去香港游泳!為甚麼?夠安全!擁有36個開放的公眾泳灘、43個公眾泳池的香港在過去3年裏,共7人不幸溺亡,即便這個死亡率已經遠低於內地城市,香港媒體依舊不鬆口問責於泳池及海灘管理者—— 香港康文署。事實上,將每年的溺亡人數控制在個位數之內,依靠的是嚴謹的救生系統,比如依照香港泳池條例,每個泳池和海灘必須配備不少於2人的救生員,每個公共水上空間還必須配備救生設備包括心臟去顫器,居民們去這樣的泳池游泳所需的支出是平均18港元。
資料來源:《南方都市報》(深圳版) 2013年5月21日

資料二

內地媒體推介香港公共泳池「水質靚,收費平」,近期即有大批內地人來香港的泳池嬉水;近日深圳有報章向足球愛好者推薦本港的公共足球場,形容設施充足,收費、免費俱全,即使收費,也比深圳的球場便宜得多,指「解決腳癢難題,一河之隔的香港,似乎是個好去處。」相信很快就會掀起來港「踢波熱」。
資料來源:《頭條日報》2014年9月4日

香港實況



資料三
在貝澳紮營不收費,入住時間不限,近年更吸引大批內地旅客到來,他們拖着行李箱入營,將衣服晾在欄杆,高跟鞋等衣物隨地放置。這裏設施齊備,有廁所、沖身設施等,受到內地網民熱捧。由南昌來港七天旅遊的肖太,一行十多人,她滿心歡喜說:「一間普通酒店房要四百元,我們十幾個人,住在這裏節省好多錢!」肖太在內地路政部門當管理層,首次來港,她大讚這裏服務好,「我們第一天來,將所有沙煲碗碟放在營地外,但都無人掉去,又有清潔工打理,亦有看更,我覺得好安全!」她說,每天早上刷牙洗臉後就外出購物遊玩,晚上食飽回來睡覺,同伴帶了電飯煲煮飯,將營地當成酒店。
資料來源:《頭條日報》 2012年7月9日

對市民的影響

資料四

離島區議員黃福根指出,康文署普遍對轄下措施訂立具體的使用指引,若市民在郊野公園範圍內生火或在非露營地點紮營,均屬違法,須面臨被檢控及罰款的風險。但現時康文署未有在貝澳營地實施對紮營時間的限制及規管不當行為,令營地成為「三不管」地帶。
資料來源:《頭條日報》2012年7月10日

資料五
港九拯溺員工會總幹事郭紹傑指出,自從開放自由行,內地盛傳本港的游泳設施較理想,不少自由行人士會趁旅遊的空閒,赴本港泳灘及公眾泳池游泳,故近年愈來愈多內地人使用本港游泳設施。由於兩地文化差異,內地人在使用本港游泳設施時,曾出現不少衞生及違規情況,包括任由內地小孩在泳池範圍內便溺、在泳池範圍飲食,甚至有內地人只穿內衣或短袖衫下水,衣着不合規格。但他強調,本港是旅遊天堂,難以用行政的方法禁止旅客使用游泳設施,救生員會特別留意違規情況。
資料來源:《頭條日報》 2014年7月12日

資料六
由於多了內地人進場游泳,一些常用泳池的市民已有怨言,若果內地人又來租場踢波,可能造成場地短缺,甚至引起預訂競爭,料將引起本地波友不滿。根據康文署規定,非香港居民可用「獲准留港旅客」身分,申請成為康體場地的臨時用戶。但泳池、公園、球類場地等設施,以本地人口所需而規劃供應,屬於社區康體設施,與旅遊景點和場地(如博物館)不同,但現在對非港人預訂並無太大限制,令一些市民擔心。
資料來源:《頭條日報》 2014年9月4日

資料解讀


內地傳媒推介


資料一

‧香港公共泳池由康文署負責管理,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有足夠的救生員和全面的救生裝備,讓泳者可以安心暢泳;
‧泳池入場費便宜,屬價廉物美。

資料二
‧香港足球場設施較內地充足,收費又較便宜;
‧推介到香港游水和踢足球,可見內地傳媒有意向內地人推廣到香港參與康體活動的趨勢。

香港實況

漫畫一
‧海灘充斥大量遊人,其中少數為本地人和大部分來自內地;
‧臨時旅舍、大量帳篷和晾曬衣物,反映遊人以此為居所;
‧遊客把沙灘變作營地,失去沙灘原為消閒之地和為遊客提供進行水上活動的地點之原意。

資料三
‧旅客使用營地的自由度大,而營地設施齊備、治安良好;
‧內地旅客來港主要目的為購物遊玩,因此居住在不設收費的營地,既能滿足他們來港消費的目的,也能省卻旅行的住宿開支。

對市民的影響

資料四

‧現時康文署對轄下設施的使用指引,未有涵蓋營地的紮營時間和規管不當行為;
‧紮營者可隨自己喜好自由使用營地。

資料五
‧香港游泳設施較內地完善,內地旅客使用本港游泳設施的比率增;
‧內地泳客使用公眾泳池的習慣與香港人不同,有違規行為和有礙公眾衞生;
‧旅遊業為香港經濟支柱之一,難以立例規限旅客使用公眾設施。

資料六
‧香港和非香港居民均可合法使用社區康體設施;
‧社區康體設施是按本地人口分布和數量來規劃興建;
‧內地人使用康體設施,或會減少本地人使用的機會。

涉及單元及主題
單元:今日香港+公共衞生
主題:生活質素+法治和社會參與+對公共衞生的理解
探討問題(按教育局指引):
‧香港居民對不同層面的生活素質的優次有甚麼不同看法?
‧哪些方面的生活素質被視為最重要?哪些被視為最急切的需要?甚麼人可作出相關的決定?為甚麼?
‧法治精神如何保障香港居民的權利和推動他們履行義務?
‧處於不同文化下,健康資訊、社會期望及個人信念和價值觀,如何影響人們對公共衞生的理解?

相關概念
‧公共資源Public resources
‧公共設施Public facility
‧公眾秩序Public order

多角度思考

1.
綜合資料,指出本港的康體設施對內地旅客有何吸引之處?
建議思考方向:
‧了解使用者對康體設施的要求;
‧分析內地和本港的康體設施有何不同;
‧找出本港康體設施的優勝之處。

2.試舉出內地旅客使用本港康體設施會為本地居民帶來甚麼影響?
建議思考方向:
‧內地旅客使用哪類康體設施,該等設施是否足夠;
‧分析內地旅客使用該康體設施的原因;
‧內地人跟本地人生活習性的分別或會帶來摩擦。

3.
試建議如何保障本港居民使用公共康體設施的權利。
建議思考方向:
‧設立公共康體設施的目的何在;
‧康體設施的分配和數量建基於甚麼因素;
‧本港居民和非本港居民使用康體設施時的待遇如何;
‧可否從收費或立法方面以保障本港居民。

載自2014年9月24日《星島日報》《S-file通識大全》

文:阿寶 圖:星島圖片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