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探討 「港孩」的社會現象

2013.04.24
4479 4479

新聞議題練習紙



背景

近年香港的小孩被批評嬌生慣養,自理能力低,抗逆力弱,標籤為「港孩」。最近有組織進行調查,結果發現逾六成年幼的子女不會幫忙做家務,甚至不懂得如何更衣,情況令人憂心。究竟「港孩」有甚麼特徵?有甚麼因素導致「港孩」現象出現?「港孩」對香港社會的發展又帶來甚麼隱憂?

新聞重點

•檢視「港孩」問題的現況及趨勢
•了解「港孩」問題出現的原因
•探討解決「港孩」問題的方法
•討論「港孩」對香港的影響

新聞資料

「港孩」現況

圖表:十大「港孩」特徵

資料一:調查:六成港孩不做家務
港孩多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有調查指,逾六成家長指年紀尚幼的子女不會幫忙做家務,最多不懂得更衣,其次是洗澡和收拾自己的物品。為求子女做家務,逾三成家長竟以金錢和禮物利誘,少於一成人會以身作則或以語言鼓勵子女做家務。有心理學家指,利誘子女做家務,容易令子女養成討價還價習慣,呼籲家長應以身教、言教來代替物質。
資料來源:2013年4月5日《星島日報》 A8

出現「港孩」成因

漫畫一

漫畫二:《身教》

解決方法

資料二
以金錢和禮物利誘子女做家務,他們不會明白做家務是自己的責任,更可能培養成討價還價的反效果。建議家長應先改變心態,將培養子女做家務的重要性,與培養子女讀書看齊,亦以身作則與子女一同做家務,而且可以由淺入深,當子女兩歲多便可要求他們幫忙遞餐具,再長大點便可要求他們起牀摺被子和自己更衣,亦可為子女制訂做家務的時間表,養成有規律的生活。
資料來源:2013年4月5日《星島日報》 A8

「港孩」的影響

資料三:「啃老族」在港出現
據統計處的數字分析,「啃老族」開始在香港出現。直至二○一二年,接近四成年輕人有大專學歷,比率在十年間上升一倍,但月入中位數仍然維持在八千元水平。此外,青年已婚比率只有2%,比十年前的3.6%再下降1.6%,創十年新低,但他們與父母同住的比率則不斷上升。樓價租金飆升,年輕人置業無望,又不想住劏房,惟有繼續跟父母同住。
資料來源:2013年1月24日《星島日報》 A10

資料四
過分保護子女或毀其一生,甚或推向不歸路。據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前綫人員的觀察,年輕人自殺率上升的原因之一,正是生於富裕家庭、長於「怪獸家長」庇蔭下的「港孩」,每遇不如意事即萌生自殺念頭,抗逆能力日漸減低。
資料來源:2011年6月26日《星島日報》 A1

資料五
香港集思會發表研究報告, 歸納「九十後」的六大特徵,如崇尚網絡文化及不服從權威。研究亦與逾百名「九十後」及僱主等進行深入訪談,有僱主直言「九十後」較為懶散,「最近有個女仔突然話辭職,因為要陪一個好朋友去旅行。」,亦有「九十後」表明經常重新整理社交網站的專頁。
資料來源:2013年1月25日《星島日報》 F1

資料解讀

「港孩」現況

圖表
•「港孩」在香港社會是負面標籤,情況與「港女」、「港男」、「宅男」等一樣;
•歸納圖表提及的各項特徵,發現「港孩」有四個特點,分別是自理能力低、抗逆能力低、個人自信低及情緒智商低。

資料一
•逾六成家長指年紀尚幼的子女不會幫忙做家務,過半數孩童屬於「港孩」,反映「港孩」問題在香港相當普遍及嚴重;
•隨着香港的出生率下降,父母的工作時間長及資訊科技日漸進步,「港孩」的趨勢定必有增無減。

出現「港孩」成因

漫畫一
•漫畫指的是「直升機家長」。「直升機家長」一詞源於美國,指父母過分溺愛子女,像直升機一樣在兒女身邊盤旋,提供保護;
•父母過分保護兒女,與「一孩家庭」有關;有些家長則希望透過給予更多零用錢來彌補因工作而無法照顧孩子的不足,卻因此令孩子變得物質主義和失去追求進步的動力。

漫畫二
•孩子的自我概念很大程度受家人影響,漫畫反映大部分香港家長未能做到以身作則,樹立壞榜樣,孩子自然不懂禮貌;
•有部分家長是「怪獸家長」,即是對孩子過分保護,令孩子從小到大未曾經歷挫折失敗,導致他們的抗逆力偏低。

解決方法

資料二
•港孩的出現不在孩子而在於家長的錯誤管教方式,要改善港孩問題必須由家長入手;
•解決「港孩」問題,父母應該以身作則,例如親子一同做家務,提升孩子的自理能力;
•父母應採取「積極不干預」策略,放手讓孩子學習,讓孩子從小養成獨立自處的習慣及抗逆能力。

「港孩」的影響

資料三
•「啃老族」指一群有謀生能力卻不工作,靠父母養活的年輕人;
•「港孩」長期依賴父母照顧,長大後未懂得照顧自己,很可能成為「啃老族」,增加社會負擔和導致長者生活變得困苦。

資料四
•由於「港孩」長期受到父母保護,未曾面對挫折,當面對難關時不懂解決,很可能選擇逃避。結果亦反映,「港孩」現象是導致年輕人自殺率上升的原因之一。

資料五
•「港孩」的自理能力、抗逆能力及情緒智商偏低,未能切合社會需要,不少僱主對現今「九十後」的工作態度感到不滿;
•「港孩」的工作能力低及惡劣的工作態度,降低香港勞動人口的質素,長遠來說會影響香港的競爭力。

涉及單元及主題
單元: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主題:自我了解+人際關係

探討問題(按教育局指引)
•有哪些流行而顯著的趨勢會對時下香港青少年構成挑戰和機遇?他們如何回應這些趨勢?
•香港青少年常處身於哪些重要的人際關係?這些關係有甚麼獨特和共同的特徵?
•為甚麼青少年與家人、師長、朋輩和約會對象的關係會有轉變?
•現代社會的人際溝通方式如何影響青少年與他人的關係?

相關概念
•直升機父母 Helicopter Parents
•怪獸家長 Monster Parents
•過度保護 Overprotectiveness
•過度放任 Overindulgence
•抗逆力 Adversity
•競爭力 Competitiveness
•自理能力 Take care of self ability
•情緒智商 Emotional intelligence

多角度思考

1.除了家庭因素外,你認為還有甚麼原因導致「港孩」形成?
建議思考方向:
•有人將「港孩」問題歸咎於香港的教育制度,認為教育只重視成績而忽略德育的發展,這個情況如何導致「港孩」形成?
•科技發展一日千里,當大部分香港小孩傾向用電腦上網進行溝通,對他們的溝通能力及人際關係會造成甚麼影響?這個現象又如何導致「港孩」形成?
•「一孩家庭」令家中的獨生孩子受盡萬千寵愛,形成「港孩」現象。但「一孩家庭」形成與社會因素有甚麼關係?

2.你認為「港孩」在人際溝通及人際關係上,會出現甚麼問題?
建議思考方向:
•甚麼是人際關係?良好的人際關係及人際溝通應該如何建立?
•「港孩」對朋友、家人及師長分別有甚麼的溝通模式?為何會出現這些差異?
•「港孩」有甚麼特徵?(例如自我中心、不懂基本禮貌、缺乏自信心等特徵)如何影響他們與他人溝通?

3.「隨着香港的經濟發展,『港孩』現象是無可避免的。」你多大程度上同意以上說法?
建議思考方向:
•經濟發展與「港孩」現象有甚麼直接關係?香港近幾十年經濟起飛,經歷艱苦歲月成長的父母,會怎樣對待自己的小孩?
•經濟發展的同時,勞動人口及時間均大幅度增加。家長因忙碌而減輕了照顧和管教責任,依賴於家傭和學校,如何導致「港孩」現象?
•「經濟發展」與「物質主義」及「家庭管教方式」有甚麼關係?香港的家庭管教方式可以怎樣改善,避免「港孩」現象出現?

載自2013年4月24日《星島日報》《S-file通識大全》
























'圖表>>按此放大' >
圖表 >>按此放大






'漫畫二>>按此放大' >
漫畫二 >>按此放大

文:龍  圖:星島圖片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