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惲《報孫會宗書》(節錄)
2014.05.16文言文閱讀篇章
惲材朽行穢①,文質無所底,幸賴先人餘業,得備宿衛。遭遇時變,以獲爵位。終非其任,卒與禍會。足下哀其愚,蒙賜書教督以所不及,殷勤甚厚。然②竊③恨足下不深推其終始,而猥④隨俗之毀譽也。言鄙陋之愚心,若逆指而文過⑤;默而息乎,恐違孔氏各言爾志之義。故敢略陳其愚,惟君子察焉。
惲家方隆盛時,乘朱輪者十人,位在列卿,爵為通侯,總領從官,與聞政事。曾⑥不能以此時有所建明,以宣德化,又不能與群僚同心並力,陪輔朝庭之遺忘,已負竊位素餐之責久矣。懷祿貪勢,不能自退,遂遭變故,橫⑦被口語,身幽北闕,妻子滿獄。當此之時,自以夷滅不足以塞責,豈意得全首領,複奉先人之丘墓乎?伏惟⑧聖主之恩不可勝量。君子游道,樂以忘憂;小人全軀,說以忘罪。竊自念過已大矣,行已虧矣,長為農夫以末世矣。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園治產,以給公上,不意當複用此為譏議也。
夫西河魏土,文侯所興,有段干木、田子方⑨之遺風,漂然皆有節概,知去就之分。頃者足下離舊土,臨安定,安定山谷之間,昆戎舊壤,子弟貪鄙,豈習俗之移人哉?於今乃睹子之志矣!方當盛漢之隆,願勉旃⑩,毋多談。
楊惲《報孫會宗書》(節錄)
註解
1. 材朽行穢:才能低劣、品行骯髒
2. 然:可是
3. 竊:謙稱自己、私下
4. 猥:隨隨便便地
5. 文過:掩飾自己的過錯
6. 曾:乃、竟
7. 橫:意外地
8. 伏惟: 伏在地上想,表敬之辭
9. 段干木、田子方:魏文侯的老師,文侯視為國寶
10. 勉旃:望人奮發有為
閱讀理解題
1. 試解釋以下括號內的字詞:(4分)
a. (卒)與禍會
b. (足下)哀其愚
a. 最終
b. 您(古代下稱上或同輩相稱的敬辭)
2. 試語譯以下句子:(4分)
曾不能以此時有所建明,以宣德化,又不能與群僚同心並力,陪輔朝庭之遺忘,已負竊位素餐之責久矣。
我竟不能在這樣的時候有所建樹,宣揚皇帝的德政,又不能與同僚齊心協力,輔佐朝廷、補救缺失,已經受到竊踞高位白食俸祿的指責很久了。
3. 首段,作者自稱才能低下、行為卑污,靠着先輩留下的_____(2分)才能成為官。有幸得到友人來信指點,改正_____(2分)的地方。
功績 /
不檢點
4. 但作者私下表達自己的看法,似乎沉默不語會違背孔子提倡,每人當直說自己_____(2分)的原則。
志向
5. 次段,說到作者後悔不能在家族興盛的時候,宣揚皇帝的_____(2分),對國家有所建樹。認為自己貪戀祿位和_____(2分),招致牢獄之苦也不足以_____(2分)罪責。
德政 /
權勢 /
抵償
6. 尾段,道出友人的家鄉所在,流傳魏文公崇尚_____(2分)風尚。
氣節
7. 友人後來離開家鄉,被風俗改變了_____(2分)和志向。
品性
8. 看到友人的改變,作者祝願他能_____(2分),遠離自己。
飛黃騰達
9. 作者為何要與友人斷絕來往,寫出「方當盛漢之隆,願勉旃,毋多談。」的話呢? (3分)
文中寫到「子弟貪鄙,豈習俗之移人哉?於今乃睹子之志矣!」,友人的志向由過去清廉無私,變得貪戀權勢。故此作者相信「道不同,不相為謀」,祝願友人憑着變質的志向得到好下場、飛黃騰達。
出題: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