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奔月,但願人長久

2014.09.16
405 405

 

若果「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人倫間的情愛,又是否注定不能追求一個長久月圓的結果?臨牀心理學家何念慈(Annie)的著作《十月關係:情性啟蒙書》(《十月關係》),侃侃道來一個少女的成長故事,帶來十堂情性必修課,告訴各位想「奔月」的小嫦娥,在人倫情愛裏,的確有滿月可追,有圓月可抱,實實在在地建立一段細水長流的Moon Relationship。

小嫦娥:追求幸福 卻高處不勝寒
「若果人可以在性情處理上做得好,生活應該比較幸褔。」Annie在訪問之始,已一針見血地道出,我們在感情事上一直追求的東西,是一種不分男女、不論年齡,都希望掌握在手中的東西──幸褔。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我們追求幸褔的感情,惟在日常新聞裏,不難發現,感情其實是種脆弱又難捉摸的東西──好的時候,擁有對方如擁抱了整個世界;壞的時候,卻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特別對女生影響更甚。「以前在政府出任臨牀心理學家時,接到一宗殺嬰案。有一個不慎懷孕的少女,在家的洗手間分娩後,不知所措,就把初生嬰兒拋出窗外。」何念慈回憶着說。「我當時很愕然。的確,追求情性滿足,無可厚非,但為何事情最後會有這樣糟糕的處理手法?」幸福,該往哪裏尋?

情是何物? Say No就得?
Annie接着說:「我們一直以來,只是教女生要懂得Say No,但是為何而No? 我們的社會做了些甚麼留給我們女孩子呢?是否不接吻、不拖手、不擁抱就無問題了?」誠然,要女生們喊出「No」,談何容易,只是一聲響亮拒絕過後,被暴露出來的,是空白了、無詮釋的情性價值。
「這只是(對性)保守和不保守的問題?我們更需要談的是代價。」Annie指,現在的社會環境,無給予女孩子足夠的情性支持,讓她們去做好的決定,而情性實踐上的援助,更是不足。「據『母親的抉擇』的數字,香港每年有六千多(6,880)宗意外懷孕數字,其中大比例是25歲或以下女子。」

婚姻非絕對 建立「情性戶口」
情性,本是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的人性抉擇,但自古以來,我們的情性選擇力,卻一直雙手拱讓給「婚姻」。Annie說:「但近五十年,婚姻約束解脫,大家追求自由戀愛。」而在婚姻約束力減弱的同時,有關情性的教育,很多只是科學領域的生物自然現象──發育是一種生長、有月經和夢遺是一種繁殖能力的表現......
「人在情性上可以『揀』的歷史,其實很短。現在我們可以選擇,也多了很多選擇,但我們是否懂得選擇?即使是成年人,都未必做得好,也會有後悔。」因此,Annie希望《十月關係》能誘發一個契機,希望社會可以開始建立一個情性選擇力的知識庫。「我希望讀者,不論男女,都可以為自己開個『情性戶口』,好好儲蓄自己的情性選擇力,即使錯了,也藉着經驗,做好下一次。」

是建立關係 不是發生關係
「情性選擇力」是由Annie獨創,而《十月關係》
裏也強調,兩人都需要在十個領域有互動,才算得上是一段「關係」。

十月關係
外在領域:家庭、朋友、學業或事業、金錢和消閒興趣
內在領域:身體、情緒、思想、深層價值或夢想和靈性追求。

「然而,『身體』人人都有,來來去去都一樣。若不喜歡這個身體,換個身體就可以了。因此,身體的滿足最容易達到,但一開始投入到身體去,就從此只會有身體。」不想受身體主導,希望追求一個飽滿「圓月」,Annie說兩人要互相認識和分享,用慢火熬出真正幸福快樂。「例如他喜歡踢足球,你又喜歡嗎?你們互相認識大家的家人嗎?大家用錢的價值觀怎樣?你認識他的朋友嗎?你不開心時,他有否關顧到你?......」Annie緊接着說:「這九種領域有齊,滿足了,身體的價值就能提升。」

做個「錫自己」的小嫦娥
「我欲乘風歸去,唯恐瓊樓玉宇。」追求和享受情性的快樂,是無分男女的人之常情;而伴隨着女性一生,是較男性多和明顯的情性和身體變化,令女性天生對情性和身體,比男性更敏感。然而,這絕不是令女生成為情緒化的惡魔,這只是女生們情性的變化和需要,不是忌諱,也不是令人尷尬的麻煩事。
「女生要好好打理自己的身體,要花時間去認識它。」每月的幾天不便,不是令人生厭的麻煩,而上天給女性的禮物,是女性可以自主地選擇用不用它。「女孩子應該開心迎接和接受自己的身體變化,若有不明白的地方,要一直去找答案,直到自己安心為止。」「對情性的認知、了解和實踐,是要花很多精力去修讀的人生課。」無他,此事古難
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文:阿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