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何本港青年不快樂?
2014.09.16卷四 口語溝通練習題
題目
亞洲青少年快樂指數調查發現,本港青年不快樂比率偏高,相對澳門、中山、台灣、馬來西亞及泰國等十個國家,排名尾三位。本港青年認為財務負債和減薪,是導致不快樂的兩大主因。有人認為快樂無價,不能與金錢掛勾;亦有人認為無錢萬萬不能,快樂錢中尋。試談談你的看法。
資料一
浩洋青年商會「亞洲青年100快樂指數」調查指,受訪者認為得到快樂的原因頭三位是:與家庭關係相處融洽、保持身體健康及加薪與收入增加。本港受訪者多受錢財問題困擾,在不快樂因素中,負債和減薪兩項分別佔百分之十五和百分之十一。另外,兩成受訪者對前途感覺憂慮是壓力來源,其次壓力來源分別為工作或課業壓力及生活素質下降。在解決壓力方面,整體約百分之四十三受訪者選擇約朋友傾訴,只有百分之八點七選擇向父母師長輩傾訴。
摘自2014年8月11日《星島日報》 A08
資料二
國民幸福指數(Gross National Happiness,GNH),是評價生活質量的指數,比國民生產總值更具全面,並注重精神上的感受。GNH具體轉化為四大支柱:環境和資源保護、公平和可持續的經濟發展、傳統文化的保留、優良的治理制度,讓國民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間保持均衡。不丹政府把它們細分成了心理幸福、生態、衞生、教育、文化、生活標準、時間使用、社區活力及良好的管理狀態這九大區域,每個區域都有相應的指數標準。每隔兩年,政府都會對這個評價機制進行修改,以求與實際情況保持一致。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資料三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話的意思是,經常學習就會喜悅,正如遠方來了朋友的快樂。假如得不到理解也不會心生怨恨,就是君子具備的人格。
小組討論
試以5人為一組,準備時間10分鐘,每個同學輪流發言1分鐘,然後全組的討論時間為10分鐘。小組討論
討論點
‧何謂快樂?如何才能擁有快樂的人生?
‧金錢與快樂有何關係?其他因素如壓力,又跟快樂有何關係?
‧想發展健康的心理及良好的生活質素,快樂發揮甚麼效果?
論點參考
常言道「開心快活」,意思是打開自己的心扉,坦誠地與別人交往及交流,適當地放下防禦機制,才可以與人感通;了解別人,也讓別人了解自己,可以真情流露,才可以暢所欲言,人際關係便會更和諧。
天才教育協會會長 陳家偉
香港競爭激烈,生活壓力大,現時抑鬱症有年輕化的趨勢;建議學校應加強生命教育,培養年輕人心理質素,教育他們應付壓力和困境的方法。
嶺南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何濼生教授
開心與否,不在於是否一個人,我們若要把快樂交在別人的手中,在單獨一人的時候必定感到不快樂。快樂不在乎身邊是否有人,是出於打從內心的自在和自信,感覺是平靜的,這種平靜就是快樂。
電台及電視節目主持 彭晴
觀點舉隅
甲同學:快樂是無價的,並不能用金錢來衡量。世界快樂指數排名中,以發展中國家最高,而文明程度及國民生產總值較高的已發展國家的人民卻不感覺快樂。我認為「喜樂全在主觀的心,不在客觀的事」,即使一時間遇上財政或是其他困難,也不應該放棄樂觀正面的態度生活及看待事物。若果選擇負面消極地過活,不但會影響做事表現、他人對自己的觀感,同時也影響身邊人的情緒。損失的就不再單單是個人的快樂,而是更多無辜被影響的心情了。
乙同學:錢不是萬能,但沒有錢卻萬萬不能。基層市民三餐不繼,連基本的生存條件都未能解決,又何嘗理解快樂的全部?中產及富有家庭經濟負擔較輕,自然有更多時間與子女溝通、分享,而且有足夠條件滿足基本生活以外的興趣,發掘個人嗜好,以消費貨物或服務的手段提升心靈滿足與喜樂。所以,喜樂很大程度上是經濟條件較好人士容易獲得的狀態。
小貼士
切忌過於「戰鬥格」
口語溝通,顧名思義,重點在於溝通。因此, 如果用語帶挑釁和攻擊性,過於「戰鬥格」,不但容易惹人反感,更會予考官留下壞印象。如果遇上分歧時,不妨放下成見, 嘗試承接和深化進一步的討論。例如,用「我不太同意你的部分見解」代替「我絕對不認同」,語調更佳。給別人留餘地,一方面顯風度,一方面也是給自己留餘地,容易留下好印象,取得高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