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蘇軾《方山子傳》

2014.05.20
40 40

文言文閱讀篇章

方山子,光、黃①間隱人也。少時慕朱家、郭解②為人,閭里③之俠皆宗之。稍壯,折節讀書,欲以此馳騁當世,然終不遇。晚乃遁於光、黃間,曰岐亭。庵居蔬食,不與世相聞。棄車馬,毀冠服,徒步往來山中,人莫識也。見其所著帽,方聳而高,曰:「此豈古方山冠④之遺象乎?」因謂之方山子。
余謫居於黃,過岐亭,適見焉。曰:「嗚呼!此吾故人陳慥季常也。何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⑤,問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環堵蕭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聳然異之,獨念方山子少時,使酒好劍,用財如糞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見方山子從兩騎,挾二矢,遊西山。鵲起於前,使騎逐而射之,不獲。方山子⑥怒馬獨出,一發得之。因與余馬上論用兵及古今成敗,自謂一世豪士。今幾日耳,精悍之色猶見於眉間,而豈山中之人哉?方山子世有勳閥⑦,當得官,使從事於其間,今已顯聞。而其家在洛陽,園宅壯麗與公侯等。河北有田,歲得帛千匹,亦足以富樂。皆棄不取,獨來窮山中,此豈無得而然哉?
余聞光、黃間多異人,往往陽狂⑧垢污,不可得而見。方山子儻見之歟?
蘇軾《方山子傳》

註解
1. 光、黃:光州和黃州
2. 朱家、郭解:西漢游俠,喜替人排憂解難
3. 閭里:里巷、鄉里
4. 方山冠:漢代樂舞者戴的帽子,唐宋時隱者喜戴之
5. 矍然:驚視的樣子
6. 方山子:宋陳慥,蘇軾任岐山簽判時相識
7. 世有勳閥:世代有功勳,世襲門閥
8. 陽狂:通「佯」,假裝瘋狂

閱讀理解題

1. 試解釋以下括號內的字詞(4分)
a. 閭里之俠皆(宗)之
b. (使酒)好劍

 

 

 

 

a. 尊奉
b. 酗酒任性

2. 試語譯以下句子:(4分)
余既聳然異之,獨念方山子少時,使酒好劍,用財如糞土。

 

 

 

 


我對此感到十分驚異。回想起方山子年輕的時候,是酗酒任性,喜歡使劍,揮金如土的游俠之士。

3. 首段,光黃兩州一帶的隱士方山子,年輕時因品行良好受鄉裏游俠_______(2分)。年長後發奮_______(2分)以後可改變命運,但一直沒交上好運。

 

 

 

 

 

推崇/歡迎
讀書

4. 晚年隱居茅屋,不坐車騎馬,怕毀壞書生的________(2分)。人們以戴的帽子________(2分)就叫他方山子。

 

 

 

 


衣帽 /
高而方正

5. 次段,蘇軾因_____(2分)到黃州,巧遇方山子。方山子知道蘇軾到黃州的原因後,覺得很驚訝,先低頭不語,後仰天_____(2分)起來。方山子的家四壁蕭條,但安兒奴僕都怡然自得。

 

 

 

 

貶官 /
大笑

6. 第三段,回憶方山子年輕既會酗酒使劍,是個_________(2分)的游士。

 

 

 

 

揮金如土

7. 由方山子西山打獵,談起________(2分)之道及古今成敗的事。

 

 

 

 


用兵

8. 尾段,作者聽聞光黃兩州一帶有很多奇人異士,常假裝_______(2分),或許方山子能遇見他們。

 

 

 

 

 

瘋癲

9. 文末為何會提到黃州、光州常有「陽狂垢污」的異人呢? (3分)

 

 

 

 


文中指光黃兩州常有假裝瘋癲的異人,目的是突出同樣居住在光黃兩州一帶的方山子,放棄功名富貴於不顧,甘願淡泊窮鄉,都是世人所不理解的奇人異士。

出題: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