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減燃煤倡環保 改用內地供電 變相污染?
2014.04.07本港燃煤發電機組將於二○一七年起陸續退役,為了應付愈來愈高的電力要求,及配合早前訂定的減排目標,政府提出兩個新能源組合方案,諮詢公眾三個月。然而,有人質疑其中一個向內地購電的方案(「網電方案」見資料一及資料二)環保與否,而作為買家的香港不能得知其能源組合,亦有隱瞞之嫌。現時雖有兩個方案作公開諮詢,但政府卻較傾向從內地買電的方案,當中存在甚麼隱憂?
能源科技與環境+今日香港
主題:能源科技的影響+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生活素質
探討問題(按教育局指引)
‧能源科技的發展在甚麼程度上引起或解決環境的問題?
‧能源問題怎樣影響國際關係,以及國家和社會的發展?
‧科學與科技可以如何配合可持續發展?有何限制?
‧香港居民對不同層面的生活素質的優次有甚麼不同看法?
新聞摘錄
資料一
為達到降低燃煤發電比例的目標,以改善空氣質素及碳排放,政府昨日正式就本港未來發電燃料組合諮詢公眾,拋出兩個方案。方案一是「網電方案」,新增從內地南方電網購入三成電力,連同兩成核電,令本港一半電力靠內地輸港;天然氣比例亦增近一倍至四成;燃煤及可再生能源佔一成。方案二則為「增加天然氣發電方案」,將天然氣比例直接提升至六成,維持輸入大亞灣核電的兩成比例,燃煤及可再生能源約佔兩成。
摘自2014年3月20日《星島日報》A6
資料二
根據「網電方案」,其中一個可以考慮的燃料比例是從內地輸入電力以滿足香港約一半的電力需求,即從內地電網購買約佔百分之三十的網電,加上維持從大亞灣核電站輸入核電的百分比(約佔百分之二十);另外一半的電力將依靠本地發電,天然氣將由現時的百分之二十二增至百分之四十,燃煤和可再生能源則佔約百分之十。至於「本地發電方案」,一個可行的燃料比例是將天然氣在發電燃料組合中的比例提升至百分之六十,燃煤和可再生能源發電則約佔百分之二十,而從大亞灣核電站輸入的核電則維持在約百分之二十。
摘自2014年3月19日香港政府新聞網
資料三
未來發電燃料組合諮詢文件的其中一個方案建議向內地南方電網增購多三成電,被質疑涉隱瞞聯網風險。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昨承認,一旦落實聯網,電力發電百分比不能公開是客觀事實,並非隱瞞,又稱南方電網未來十年會逐步提高水電及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比例,相信不會對區域空氣污染構成太大影響。另外,外界擔心一旦南方電網供電不穩,或會令全港大停電,以及若內地擴充核能發電,變相令供港核電比例大幅提高等。
摘自2014年3月22日《星島日報》A19
小資料:中國南方電網(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在二○○二年成立的國營企業,現時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和海南五個省供電,其供電面積達一百萬平方公里,服務人口約為二億三千人。
南方電網在二○一二年的發電量約為八千億度電,總裝機容量約二十萬兆瓦,當中非化石燃料和化石燃料分別佔四成四和五成六左右。在其能源組合中,火電(煤和天然氣)、水電和核電各佔53.1%、41.8%、2.9%。
澳門在二○○八年與南方電網簽訂由內地輸電的合約,到現時全澳約有九成電力由內地輸入,但合約中並無列明發電來源和供電組合。
觀點與角度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本港與廣東省政府已訂定改善區域空氣質素目標,因此不會將發電造成的空氣污染問題轉移給內地,而且本地發電機組減少,對本港環境影響亦應較「增加天然氣發電比例」方案有優勢。另外,南方電網未來十年會逐步提高水電及風能等潔淨能源的比例,同時減少燃煤等高污染燃料發電,相信有助減低兩地的空氣污染問題。
綠色和平項目經理張韻琪:「網電方案」令人擔心使用南方電網的能源組合會令香港變相增加核電和燃煤,而天然氣發電則限制了未來使用可再生能源和開放電力市場的空間。事實上,我們只能透過提升能源效益和推動節能,去降低電力需求,這亦是減少污染物和碳排放的最好做法。香港政府要有長遠的節能目標和政策,市民亦都要有決心去改變用電習慣,減少浪費電力。
香港城市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總監鍾兆偉:「網電方案」僅靠單一電力供應商供電,而內地近年經常發生停電及斷電問題,擔心聯網後倘內地斷電,本港將因缺乏足夠後備電而導致大停電。當局在諮詢文件中只提及香港三成用電量只佔南方電網發電量的百分之二,卻未有交代高峰值用電數據。香港中電的供電穩定性高於南方電網,內地早兩年亦曾出現用電求過於供,仍有停電的情況,我不希望內地在不夠電的情況下,仍要向香港供電。
綠色和平資深項目主任古偉牧:本港應把握輸入電力的機會,向內地爭取共同制訂能源發展藍圖,以及容許本港參與可再生能源的投資,以提升南方電網內的潔淨能源發電比例,減少區內核電比例。雖然南網有核能發電,但成本昂貴,向香港提供核電的可能性不高。相對於香港開宗明義增加核電,這個方案相對可以接受。
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副教授、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系客座副教授徐家健:南方五省的東部地區主要是靠燒煤炭發電的,而水電資源主要集中在雲南和貴州。兩年多前廣西及貴州便因電力短缺超過兩成而發出紅色預警信號,南方五省電荒就是因為夏季缺水導致超過六成水電發不出來。在旱季時輸入香港的只會是比方案二的天然氣發電污染大得多的內地煤電。即使雨水充足,為應付香港電力需求,內地會多起一個水壩還是多燒一些煤,我們有權過問嗎?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陳家洛:要求當局盡快清楚交代方案中南網的能源來源。中國廣核集團的大亞灣核電站電力三成是輸往南方電網,而該集團的嶺澳核電站一及二期電力亦全輸予南方電網,因此擔心特區政府借靠南網輸三成電暗渡陳倉提升核電比例。
學習教材
網電方案 組合不清惹憂慮
意見整理
根據「觀點與角度」,在附表整理各人對「網電方案」的意見。(歸納)
多角度思考
1.綜合資料,指出「網電方案」存在甚麼問題?(綜合)
2.承上題,你認為香港政府可怎樣做,以確保上述問題不會發生?(建議)
建議答題方向
1.「網電方案」的問題:
‧能源組合不清晰,香港亦無權過問;
‧南方五省的東部地區靠燒煤發電,亦較接近香港,相信將以此向港供電;
‧內地的電力供應亦不足,偶有停電的情況出現;
‧在電力不足仍要向香港供電的情況下,迫使內地轉為燒煤發電,結果更不環保。
2.
‧香港政府應參與監管南方電網在向港供電的能源組合的工作;
‧簽訂約章,確保南方電網不會為了向香港供電而使用更不環保的能源;
‧應減少「網電方案」中提倡從內地供電的比例,以免過於依賴內地供電;
‧增加使用其他可再生能源來發電。
參考資料
網頁
‧發電燃料組合諮詢展開(香港政府新聞網)
http://www.news.gov.hk/tc/categories/environment/html/2014/03/20140319_115736.shtml
‧中國南方電網
http://www.csg.cn/
載自2014年4月7日《星島日報》《S-file通識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