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重公共衞生 中央屠宰乃萬全之策?
2014.03.19新聞事件
在H7N9陰霾籠罩下,香港早前已停止輸入內地活雞,等待中港活雞分流的選址落實後,才恢復供應。近日,呼吸疾病專家兼全國人大代表鍾南山卻不認同做法,認為毋須停止輸入內地活雞,又建議香港實施中央屠宰,把活雞冰鮮後出售。其實自從九七年禽流感首次在港爆發,政府曾多番考慮推行中央屠宰計畫,甚至迫令雞販交還牌照,然而政府最後以港人已大幅減少吃活雞為由,擱置計畫,究竟港府未來應否重新再考慮實施?
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陳肇始:暫時沒有計畫考慮中央屠宰,但長遠會聘請顧問研究本港是否維持活雞銷售。
《頭條日報》社論:港府的防疫原則,有針對性,亦有實務的一面,但年年都爆發禽流感疫情,港人年年面對風險,並非防疫的萬全之策。隨衞市民理解接觸活雞的危險,把活雞局限在一個地點存放和屠宰,減少分散在市場雞檔帶來的傳疫風險,才是上策,所以中央屠宰活雞場之議,不應永遠束之高閣,爭取社會認同,宜早不宜遲。
公共事務顧問盧子健:禁止零售活雞後,必然衍生應否興建中央屠宰設施的問題。純以道理而言,香港設有中央屠宰設施是利多於弊,因為政府可以確保屠宰規格,從而確保其出品的質量。樂觀一點想像,香港中央屠宰的冰鮮雞可以成為品質保證的地區品牌,吸引深圳及附近地區的消費者亦未可料。
瑪麗醫院和港大深圳醫院微生物學系主管袁國勇:關閉活禽市場、實施定點中央屠宰是從源頭上防控H7N9最有效的措施。
本港雞農鄭展強:贊成中央屠宰,措施本身對雞農的影響不大。
九龍城街市雞販梁太:若本港實施中央屠宰活雞,市民不會接受,若只售冰鮮雞,店鋪工作大減,屆時會導致工人失業,估計實行中央屠宰初期,生意會大跌七成。
全民健康動力主席、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本港活雞消耗量愈來愈少, 每天平均萬餘隻雞的屠宰生意,不足以賺取維持龐大設施的回報。因此,由本港中央屠宰生產的冰鮮雞,肯定比內地生產的貴得多,但外觀、味道卻無甚分別。故在香港實施中央屠宰便等同以商業原則,淘汰香港整個活禽業,最終只有完全仗賴內地供應冰鮮雞。
多角度思考
1.香港實施中央屠宰有何利弊?
2.你贊成香港全面停止輸入內地活雞嗎?
建議答題方向
1.
利︰
‧活雞由中央屠宰場先處理,可以避免市民直接接觸活雞,減少感染風險;
‧由於集中在一處屠宰,如發現有雞隻染病,較易控制疫病擴散,亦易於追查病雞源頭。
弊︰
‧屠宰場一旦發生雞隻交叉感染,牽連範圍反而更廣,禍害更大;
‧中國人向來有吃活雞的習慣,如日後市場上只有冰鮮雞出售,市民無法再吃到即場活宰的鮮雞,一直承傳的傳統飲食習慣被迫中斷;
‧現時的雞販將會失業。
2.
贊成的論據︰
‧難以保證輸港活雞可以做到零風險,因此全面禁絕是對市民健康的最大保障;
‧活雞輸港涉及的風險變數多,難保證安全。現時內地禽流感個案仍不斷傳出,確診個案中,有連感染源頭亦未能確認,加上病毒的變種速度快,研發新疫苗的速度未必能趕得上,基於種種對市民健康構成威脅的變數,因此應全面禁止活雞輸入。
反對的論據︰
‧香港有六成活雞均來自內地,如禁止輸入,本地雞價將會因為供應不足而大幅飆升,大大影響普羅市民生活;
‧全面禁絕以外,還有其他方式可以把健康風險減至最低,並在政府的監控內。例如︰做好中港活雞分流、要求內地雞場仿傚香港雞販每日清洗、不留活雞過夜的做法等。
參考資料
‧鍾南山倡港實施中央宰雞
http://news.sina.com.hk/news/20140311/-2-3209243/1.html
‧「中央屠宰」可休矣!
http://www.3phk.com/v5article.asp?id=2518§ion=forum
載自2014年3月19日《星島日報》《S-file通識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