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傳播衞生訊息 速遞健康

2014.04.07
285 285

今天是世界衞生日,傳染病獲重點關注。非洲每秒都有人因傳染病死亡,已發展國家看似能夠獨善其身,其實病菌無所不在,尤其在全球化的大趨勢下,人與人交流頻繁,容易將病菌擴散。然而,分別只是,發達國家因社會經濟發展,有能力掃走病菌,以及資訊流通,可從宣傳方面改善社區和個人衞生。落後地區豈不沒有希望?要從經濟手,需要較長時間,但傳遞資訊方面,不少團體組織已在努力中,身體力行,遠赴當地進行醫療與教育!

公共衞生+全球化

主題:對公共衞生的理解+科學、科技與公共衞生+全球化帶來的影響與回應
探討問題(按教育局指引
‧人們對健康的理解怎樣受經濟、社會等因素影響?
‧科學與科技的發展怎樣影響人類對公共衞生的理解?
‧處於不同文化下,健康資訊、社會期望及個人信念和價值觀,如何影響人們對公共衞生的理解?
‧科學與科技能否為預防和控制疾病提供新的解決方法?
‧社會各界、政府及國際組織在維持及推動公共衞生方面會面對甚麼挑戰?
‧全球化有甚麼特徵和發展趨勢?

大家對傳染病的認識有幾多?春回大地、夏季將至,當心由蚊蟲傳播的疾病,這亦是今年世界衞生日的主題──病媒傳播的疾病。

蚊蟲滋長 傳染病流行

眾所周知,落後地區如非洲國家,因為社會經濟發展等問題,食水清潔、環境和個人衞生都不達標,蚊蟲如蚊子、蒼蠅、臭蟲等大量滋長,是導致病媒傳播的疾病肆虐的主要原因;舉例:蚊子會傳播瘧疾和登革熱,還有淋巴絲蟲病、基孔肯雅熱、日本腦炎和黃熱病等。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資料,在非洲,每一分鐘就有一名兒童因患瘧疾死亡。病媒傳播的傳染病的肆虐程度,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公共衞生情況和政策有直接關係;要治本,須國家長遠的良好發展,但非洲國家的發展問題,非一時三刻能解決,怎麼辦?治標方法就是靠資訊分享。

團體組織 灌輸衞生常識

有效地傳遞訊息,可讓落後地區的人了解預防和治療病媒傳播的傳染病!

目前全球有許多非牟利組織關注落後地區的健康與衞生問題,舉例:樂施會在埃塞俄比亞的貧窮村落──MILO,開展有關公共生的教育培訓;當地物資匱乏,甚至連清潔的水都短缺,他們就教村民可以利用石灰 (柴火煮食燃燒後就可得到石灰)、泥沙和水洗手,又以石頭清洗水桶,避免傳染病滋生和蔓延。

資訊發達 減患病危機

傳染病菌無處不在,即使是已發展地區亦不能獨善其身,好像由白紋伊蚊傳播的登革熱,大家應該不會陌生。

世界衞生組織的報告指出,全球有四成人面臨罹患登革熱的危機,當然包括已發展地方的人,這是因為全球化下,人與物的交流互動頻繁,病菌也隨之「周圍去」,不過已發展地方卻能利用科技和資訊,保護自己地方的人民免於危險。

香港:減蚊有法 毋懼登革熱

要對付傳染病,科技和資訊對落後地區和已發展地方同樣重要,同學可以香港作例子去了解。記得香港早年曾一度受到白紋伊蚊傳播的登革熱的威脅嗎?那是二○○四年前的事。請大家看看圖表。

從圖表所見,雖然每年夏季蚊子繁殖都很活躍,這是大自然的定律,但誘蚊產卵指數基本上自二○○四年後開始減少了,至二○○七年以後都持續維持在低水平,市民亦毋須擔憂登革熱肆虐。

設誘蚊產卵器 監察蚊患

為甚麼會這樣?因為香港利用了科技和資訊去控制登革熱。香港自二○○四年開始,全面擴展監察白紋伊蚊的工作;目前全港共有四十四個監察地點,運用科學方法取得蚊子繁殖的數據(誘蚊產卵器指數共分四級,級別愈高顯示白紋伊蚊的分布愈廣泛),然後針對數據反映的情況,作出相應的滅蚊措施。

對於由病媒傳播的疾病,掌握其繁殖的資訊,防患於未燃應是最佳方法。

相關概念:世界衞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世界衞生組織(WHO)守護全球人類的健康,在對付由病媒傳播的疾病上,WHO做調查研究、搜集資料、找出對付傳染病的方法、將資訊分析、向各國推廣避免受疾病影響的方法⋯⋯。
就以對付瘧疾為例,WHO 致力打擊,而在各國配合下,組織在《2013年世界瘧疾報告》宣布,自二千年以來,全球和非洲地區的瘧疾死亡率分別下降四成五和四成九。成效顯著,原因何在?其中的一個關鍵是,WHO 認為向受瘧疾肆虐的非洲國家提供經殺蟲劑處理的蚊帳,可有效預防瘧疾,國際亦本着互相守望精神,提供資金協助。
WHO 號召了國際的力量,雖然仍需要大量蚊帳才能確保大部分人都受到保護,但估計已挽救了三百三十萬人的生命。

相關辭彙
‧病菌 Germ
‧傳染病 Infectious disease
‧流行性傳染病 Epidemic disease
‧疾病控制 Disease control
‧疾病傳播 Disease spreading
‧健康資訊 Health information
‧健康教育 Health education
‧健康觀念 Health concept
‧藥物專利權 Patenting of drugs

Mind Map:病媒引致的傳染病


 

學習教材

預防傳染病 誰來把關?

資料回應題

請看時事漫畫,然後回答問題。

多角度思考
1.你從漫畫內容可以知道要維護公共衞生的方法嗎?
2.據你所知,香港人在預防病媒傳播的傳染病方面的資訊足夠嗎?

建議答題方向
1.分別從兩方面着手──
‧個人層面,要做好預防措施,避免被蚊蟲叮咬染病;
‧社會層面,有關政府部門要從根本杜絕病媒的繁殖。
2.基本上是足夠的,例如幼稚園課程都會教小朋友保持個人和環境衞生,但針對個別病媒引致的傳染病的預防措施就比較不明顯,較深印象的有廣告叫人清除積水杜絕蚊患,其他病媒傳播的傳染病的預防資訊就欠奉。

延伸回應題

請看香港近三年的登革熱個案統計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多角度思考
1.香港近三年由病媒傳播的傳染病登革熱個案有何特別之處?
2.承上題。你認為是甚麼原因造成以上情況?
3.對於上述統計數字所反映的實況,你覺得有需要擔心疾病傳播嗎?

建議答題方向
1.最近三年,登革熱在香港並無本地個案,錄得的個案都是經由外地傳入,而且個案一年比一年多。
2.香港對登革熱的傳播防預做得非常好,應該是由於對病媒──蚊的控制有效,滅蚊工作不錯,能夠防患未燃;至於外來傳入的個案上升,相信是因為香港的人流愈來愈頻繁,人們到外地時受到感染,又或外來人士來港前已感染。
3.外地傳入個案有上升趨勢,是須要擔心的,因為香港的口岸出入自由度高,若不想辦法做好公共衞生的把關工作,登革熱就有機會出現本地感染(蚊子叮咬帶菌患者,又再叮咬其他人來傳播疾病)。

參考資料
網頁
‧世界衞生日2014
http://www.who.int/campaigns/world-health-day/2014/zh/
‧香港滅蚊運動
http://www.fehd.gov.hk/tc_chi/safefood/anti-mos2014.html

書刊
‧《致命接觸:全球大型傳染病探秘之旅》
作者:奎曼 出版:中信出版社

載自2014年4月7日《星島日報》《S-file通識大全》

文:許少媚 圖:星島圖片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