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議會改組 地區治理「入門篇」
2023.05.22焦點議題
5月初,政府公布了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關於新一屆區議會的改組,給予了明確的定位,優化其組成方式及訂定相關議席的產生辦法,又引入監察制度,讓其更好的擔當配合政府的角色,協助政府掌握民意,為各區居民服務。這些重點資訊,都是同學們了解香港特區政府在地區治理方面的「入門篇」。
政府重塑區議會,跟大眾最息息相關的重點是甚麼?必然就是區議會是做甚麼、有哪些職能、有多少個議席和由甚麼人組成、你和我有沒有份參與投票等等,這些資訊,都是認識「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政治體制」的基本。
新聞資訊摘錄
李家超:重塑區議會施政更惠民
特首李家超接受報章訪問時指,政府要全面擁有主導權,施政可以更令地區及市民受惠。政府過去將一些工作交由區議會處理,導致在政策到「落地」環節時,政府沒有直接參與,無法了解宣傳效果及市民的意見,認為今次完善地區治理,除了優化區議會職能及組成方式外,更強化行政主導,令整個地區架構及治理體系,都得到加強。
對於區議會主席將由民政事務專員出任,李家超指,民政事務專員可以在行政主導方面發揮最大作用,令地區治理更優質高效。他又表示,若區議員做得好,政府很可能委任他成為委員會成員等,媒體就會採訪報道,知名度和認受性提高,將來也有可能成為立法會議員,以至加入政府。
資料來源:摘自2023年5月5日《頭條日報》
張國鈞:期望區議會可以「清風氣正」
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表示,政府提出的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需要修訂區議會條例,修改涉及6條主體及14條附屬法例。
張國鈞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需要修訂區議會條例有6方面範疇,包括區議會職能、組成方法及產生辦法,以及加入委任及地區委員會界別區議員的條文等。並且要走過立法程序,包括要二讀、三讀,存在大量相關工作。
他又指律政司內已準備就緒,「要預備已預備好」,會盡快提交立法會,希望在立法會暑假休會前完成立法程序,配合今年底舉行的新一屆區議會選舉的大量行政工作。
資料來源:摘自2023年5月6日《星島網》
重點認知1
區議會定位:地區服務
從政府早前公布的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中,同學可以從整體地區治理架構清楚知道新一屆區議會的定位,更加可以對區議會在地區上的角色一目了然。根據以下強化後的地區治理架構的圖表,區議會同時是地區服務組織和地區諮詢組織。
區議會組成
新一屆區議會有470個議席,這四百多個議員是從何而來?
‧委任議員(179席):由行政長官根據用人唯才原則,委任具才幹(如專業人士或區內的重要持份者)的愛國愛港人士擔任。
‧地區委員會界別議員(176席):由當區的「地區撲滅罪行委員會」(圖)、「地區防火委員會」和「分區委員會」(「三會」)委員選出。
‧區議會地方選區議員(88席):由當區地方選區選民選出。
‧當然議員(27席):由當區新界鄉事委員會主席擔任。
重點認知3
選舉和提名
從區議會議席的組成可以知道, 地區委員會界別議員和區議會地方選區議員會通過選舉產生,前者是所謂的「間選」;後者是所謂的「直選」,由選民一人一票選出。此外,當中亦有提名需要,情況會是怎樣:
重點認知4
區議會職能:民生工作
方案給區議會定立明確的定位,是地方的諮詢及服務組織,所以其職能都是圍繞這兩個大前提,主要是反映意見和協助政府做好民生工作等,相信聰明的同學都能猜中其中幾項!
‧就影響民生、居住環境及居民福祉的地區事務及管理,向政府提供意見;
‧就當區主席指定的議題主動收集市民意見,向政府提交及建議應對方案;
‧定期會見居民,聽取居民意見,向政府反映;
‧在當區支持、協助推廣及宣傳政府政策和法律、協助政府開展地區諮詢會等各類諮詢、宣傳、聯絡活動;
‧在政府的統籌下,協助做好當區的文化、康樂、環境衞生等服務;
‧區議會及其轄下委員會 / 工作小組可申請撥款資助推廣地區體育、藝術文化、地區盛事及慶祝、綠化、義工等項目和活動;
‧為市民提供包括諮詢或個案轉介等服務;
‧在政府的統籌下,與其他地區諮詢、服務組織互相配合,令服務區內居民達到最佳效果;
‧承擔政府委托的其他事宜。
補充資料
《基本法》第四章與區域組織及區議會相關的法律條文
第九十七條:香港特別行政區可設立非政權性的區域組織,接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就有關地區管理和其他事務的諮詢,或負責提供文化、康樂、環境衞生等服務。
第九十八條:區域組織的職權和組成方法由法律規定。
資料回應題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A
「三會」扎根社區熟民情
新一屆區議會無論經「地區委員會界別」或「地方直選」,都須取得分區委員會、防火會及滅罪會各3個委員的提名,前者更需「三會」投票產生。前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指,「三會」委員都是服務地區的熱心人士,相信他們能物色區議員的合適人選。
現任元朗區議會主席、滅罪會委員沈豪傑表示,「三會」歷史悠久,分區會及滅罪會的成立時間,甚至遠早於1982年才出現的區議會,為地區作出的貢獻絕不遜色於區議會,因較為低調故知名度不高,絕非缺乏認受性。對於坊間「三會由政黨地區人士組成」的講法,他強調具政黨背景的委員只佔一小部分,「三會」委員不乏校長、建築師等專業人士,亦有商業大廈業委會主席等地區人士。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在電台節目表示,「三會」長期扎根地區,非常熟悉區情及掌握民情,由他們提名並選出部分區議員,認受性會較高,同時可以尋找到有志服務社區的人士,雙方日後合作無間,有利運作及配合。
資料來源:2023年5月4日《星島日報》
資料B
1.以下哪一個對區議會選區劃界內容的描述是不正確?
A.維持18個地方行政區
B.市民可就劃界方案提供意見
C.區議會地方選區共有44個
D.沿用既有的劃界安排
2.根據資料A,由「三會」負責區議會的提名和投票有甚麼好處?
3.根據資料B的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宣傳小冊子列出的一個重點,該制度如何確保區議員盡責履職?
建議答題方向
1.D
2.「三會」委員當中有很多專業人士,都是服務地區多年的熱心人士,他們熟悉當區的情況和民情,知道區內的需要,由他們負責區議會提名和投票,能幫助尋找有意服務社區的人。
3.因為有履職監察機制的設立,市民可以在區議員任期內,持續監察議員的表現,如果認為某一個區議員表現不理想,那麼市民就可通過多個渠道投訴,例如向區議會主席遞交投訴信反映等等,當局會根據監察機制,啟動調查、跟進處理。
學習工具
地區政治體制 議題本質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一國兩制下的香港」主題下,其中一個學習重點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政治體制」,區議會是香港在地方行政、地區治理的咨詢和服務組織,趁着早前政府公布新一屆區議會改組方案,就讓同學認識這個完善地區治理方案的重點。
關鍵詞
‧提名 Nomination
‧委任議員 Appointed members
‧當然議員 Ex-officio members
‧職能 Functions
‧全票制 Block vote
‧選區劃界 Delineation of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參考資料
完善地區治理方案懶人包
https://www.had.gov.hk/tc/public_services/district_administration/infographics.htm
載自2023年5月22日《S-file公民科/通識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