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選修科攻略】經濟課題重連貫 熟讀「總需求/供應」
2023.04.25中學文憑試筆試上周五正式展開,為幫助考生在最後階段備戰,《星島教育》推出「備戰文憑試︰選修科攻略」系列,邀請名校老師分析熱門選修科的備戰策略,今日先講經濟科。英華書院經濟科科主任林煒昊表示,現階段同學最少要完成近3年的經濟科舊試題,以掌握最新題型。他表示,經濟科很多課題皆有連貫性,故不建議「偏讀」,否則可能失分;此外,經濟科每年都有「總需求」、「總供應」及「信貸創造」的題目,建議同學必須熟讀。
▍記者︰陳艷玲圖:受訪者提供、星島圖片庫 ▍
在5月2日開考的經濟科,今年有11385名日校考生報考。由於過往3年受疫情影響,今年經濟科文憑試考卷再度被精簡,其中卷一為多項選擇題,作答時間為1小時,佔分為全卷的3成;卷二則有甲部的短題目,以及乙部的結構/文章式/資料回應試題,至於丙部選修單元部分再度取消,但作答時間仍維持2小時30分鐘,佔分為全卷的7成。英華書院經濟科科主任林煒昊表示,距離開考只有個多星期,現階段同學應集中火力操練舊試題,目的並非背答案,而是希望了解自己能否掌握課題。
操近3年卷看評核參考
林煒昊透露,他建議他的學生,最理想是完成過去10年的文憑試試題,每個年份做3次,「不是要他們背答案,而是希望學生隔一段時間再做卷時,留意過往曾做錯的地方,是否懂得改正,或者錯在哪兒。」不過,如果時間不足,林煒昊認為最少也要做2020至2022這3年的試卷,因為這3年的試卷,形式和今年都一樣,值得參考。此外,他指同學做完卷後,應比對考評局的評卷參考,並留意評卷員的意見,從中了解各題型的作答技巧,幫助自己答題。
經濟科的必修部分有10個課題,包括「基本經濟概念」、「廠商與生產」、「市場與價格」、「競爭與巿場結構」、「效率、公平和政府的角色」、「經濟表現的量度」、「國民收入決定及價格水平」、「貨幣與銀行」、「宏觀經濟問題和政策」和「國際貿易和金融」,每個課題都包括多個學習要點,環環相扣。
對於希望在經濟科取得好成績的同學,林煒昊認為他們需要全面掌握課程,不可以逃避課題,「經濟科的課題,很多都是有連貫性的,例如我們用『支出計算法』(Expenditure Approach)去計算『本地生產總值』(GDP),當明白了,才可答『總需求』(AD)的題目。」他指有些範疇的題目是每年都出現,包括「總需求」(AD)、「總供應」(AS)及「信貸創造」(Credit Creation),同學必須熟讀。
詞彙勿混淆答題有數計
另外,林煒昊指,有些詞彙是學生經常混淆,提醒同學要注意,例如「生產的種類」(type of production)和「生產要素」(factor of production)、「就業不足」(underemployment)和「失業」(unemployment)、「國際收支平衡;國際收支差額」(balance of payments)和「國際收支平衡表」(balance of payments account)等等,常有同學混淆,值得留意。
在訓練答題技巧方面,林煒昊認為同學不妨化身做評卷員,從答題分數評估自己須回答的篇幅,「同學答題時,可留意題目的分數。例如該題是一條7分題,同學可以評估自己是否可寫到9個論點,如果有,就可以寫下去;答題時亦要用完整句子,寧願寫多,不要寫少。」
此外,林煒昊提醒同學應考經濟科前,必須有充足睡眠,「最少也要有5至6小時,否則難以發揮。」另外,應考時應準備2部獲考評局認可的計數機、間尺、鉛筆和原子筆等;最後,他建議同學在修正答案時,別用塗改液或塗改帶,因為使用了塗改液,當電腦掃描試卷時,字體會出現模糊情況,又或者同學會因大意,忘記寫下正確字體,故建議若考生須修正答案時,可用原子筆刪去,然後在旁重新寫上答案就可以。
MC答案宜均分「星」級考卷取經
對於目標在經濟科取得5**的同學,林煒昊指有幾方面要留意,包括卷一多項選擇題的答案分配是否平均。「卷一有45條多項選擇題,答案有A、B、C、D共4個選項,如平均分配的話,每個選項的答案約有11個。」
林煒昊指,根據過往文憑試的經驗,每個選項出現的頻率平均,大約為10至12次,因此如果發現某個選項的出現次數太多,例如出現達14至15次,考生就可以在覆卷時,重新考慮某些問題的選項是否正確。「如果同學做完卷一,有時間的話,可以計一計數。」
留意資料提示
至於卷二,分為甲部的短題目及乙部的結構/文章式/資料回應試題,考生共有2小時30分鐘作答。林煒昊表示,回答資料回應試題,應小心留意考題所提供的資料,因當中會有答題的提示,建議同學要順次序作答;此外,留意分數分布,從而推敲答案所需的內容長短。「最後,建議同學可看看考評局網頁上載的考生表現示例,該處會有獲取第5級成績的答案示例,同學可參考別人如何作答和表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