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atGPT爆紅 分析AI優勢與爭議
2023.03.27焦點議題
去年底推出的人工智能聊天機械人程式「ChatGPT」風靡全球,它不但能與人類進行不同領域的對話、撰寫論文、解答學術疑難等,甚至輕鬆通過律師資格試及工程師面試,引起社會高度關注。不少科技巨擘相繼推出同類聊天機械人,如Google的Bard、Quora的POE、百度的「文心一言」等亦展示了類似能力。為何生成式機械人會一夕爆紅?其發展和應用為不同產業帶來甚麼衝擊?它長遠又會否成為「就業殺手」,重塑人類未來職場?
AI聊天機械人ChatGPT橫空出世,為人工智能行業帶來突破,甚至顛覆人類生活。有關技術若用得其所,可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和改善生活質素,為人類社會帶來福祉。然而,AI發展背後潛藏隱憂,引發道德、資訊安全、就業方面的爭議,其影響力不容小覷。
新聞資訊摘錄
ChatGPT接近通過美大學專科考試
享譽全球的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Wharton),教授特維施(Christian Terwiesch)發現ChatGPT在一項MBA核心課程(營運管理,Operations Management)期末考試中,獲得B至B-的成績,表現比一些人類學生還要好。另一個由耶魯大學研究人員進行的測試發現,ChatGPT未經任何專門的訓練或強化之下,參加美國醫生資格考試(USMLE)三個階段的考試,均通過或接近通過。密歇根州立大學和芝加哥肯特學院的教授則發現,ChatGPT有潛質通過律師資格考試(Bar Exam)。
資料來源:摘自2023年1月25日《星島日報》
ChatGPT語言精確具創造力
由微軟(MSFT)投資的公司OpenAI推出的人工智能聊天機械人ChatGPT極速熱爆全球,短短兩個月每月活躍用戶已突破一億人次,打破抖音及Instagram創下的互聯網歷史,其精確度和創造力與一眾已面世的聊天機械人,包括蘋果(AAPL)的Siri是兩個「境界」,更能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雖然ChatGPT現階段只能用文字方式互動,但可以處理相當複雜的語言工作,如在情人節幫手寫情信「冧」女朋友,更可撰寫長篇論文、劇本及分析文章,甚至替門外漢編寫電腦程式。
資料來源:摘自2023年2月18日《星島網》
重點認知1
現況:應用及優勢
應用領域:ChatGPT是一款通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和自然語言處理模型(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分析大數據的聊天機械人,它能夠根據用戶的輸入,輸出相應的回應。自然語言處理可讓電腦解釋、操縱及理解人類語言,換言之,ChatGPT通過學習大量現成文本,模擬人類的對話方式。ChatGPT的應用領域甚廣,除了能輕鬆進行基本對答和搜尋資料外,亦能處理較複雜的工作,例如解答疑惑、生成文章,產生程式碼、除錯,甚至撰寫論文、創作小說等。
目前優勢:ChatGPT自去年11月推出以來,僅花兩個月便成為史上活躍用戶數達億的消費應用程式,不少人更預測ChatGPT或會為一些領域帶來顛覆性變革,包括長遠取代搜尋引擎、新聞媒體、律師、工程師等專業技術行業等。Google早前便與ChatGPT進行「面試」,測試其編寫程式的能力,結果它成功通過考核,具備第三級工程師能力(年薪達18.3萬美元)。此外,南韓有出版社即將推出第一本由ChatGPT撰文、翻譯、校對及設計圖像的書籍,它僅用了7小時便完成資料研究,寫出長達135頁的內容。
而最新發布的「GPT-4」系統更接近人類思考模式,在統一律師資格考試(Uniform Bar Exam)中的得分位列首10%,甚至能憑着提供的圖片,自動生成網頁程式碼,用戶即使沒有設計網頁的知識,亦能利用聊天機械人創建出網站。
重點認知2
爭議:學術作弊 逝者分身
學術倫理爭議:由於ChatGPT可用於撰寫學術報告,甚至應答試題,引發學術倫理爭議。雖然聊天機械人能提升學習效率,甚至能融入教學,改變傳統以機械記憶的教育模式;然而全球的大專院校均有大學教授指出,不少學生開始嘗試利用ChatGPT「請槍」寫論文,港大早前已禁止學生使用,以維護學術公平及誠信,部分國際知名學術期刊包括《自然》、《刺針》等,更已完全禁止或嚴格限制使用AI機械人撰寫學術論文。可見,在教育及學術領域,濫用聊天機械人代寫論文、作弊等引起不少隱憂。
道德倫理爭議:ChatGPT能夠通過學習文本理解人類情感和語言,有企業便發展出「哀悼科技」,使AI成為逝者的虛擬分身,與在世親人「對話」。有關軟件先蒐集「分身」的各種資料,例如童年回憶、生活點滴、語音數據、影像等,讓AI進行「深度學習」,最後呈現出逝者的容貌神態、行為舉止和聲綫談吐,讓用家與離世的「故人」繼續交流。雖然有關技術能夠保存逝者外貌,並幫助失去親人者走出傷痛,但過分仰賴數位分身與逝去親人進行「對話」,卻可能讓用家一直活在虛擬世界中,生活無法向前,引發爭議。此外,用於創造虛擬分身的資料敏感,若資料外泄,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重點認知3
爭議:取代低級工種 憂私隱外泄
就業機會爭議:隨着AI聊天機械人迅速發展及普及,相關技術已經可以處理愈來愈複雜的任務,甚至比人類更快、更準確解決問題,這對就業市場帶來不少挑戰,如ChatGPT早前先後通過Google三級工程師程式編製面試及律師資格考試,令人擔憂部分專業工種或逐漸失去優勢,一些需要大量人力和耗時較長的低級工種甚至可能會被自動化,如資料整理、重複性文書工作等最終消失。但亦有分析認為,一些講求創造力、社交技巧及批判性思考的工作仍然依賴人手操作,ChatGPT可作為輔助工具,提高人類的生產效率,讓人類能夠執行更高階的工作。
私隱及資訊安全問題爭議:ChatGPT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戰,由於相關技術是基於大量文本數據進行演算,其中可能涉及大量敏感資訊,如個人財務訊息、醫療記錄等,引發私隱問題。此外,用家一方面可善用AI作為安全工具,化解網絡安全的威脅,但另一方面,若有不法之徒濫用技術,開發惡意軟件或欺詐程式,甚至生成假新聞,便會造成巨大隱憂。
補充資料
AI涉及的保安風險
•錯誤訊息:AI為求產生的結果有連貫性及通順,可能會編造虛假或誤導性訊息,用戶慣性倚賴AI生成的資料可能會對事實有錯誤的認知。另外,訊息的準確性亦會受到其接受的訓練數據影響,例如Google宣傳其聊天機械人Bard的廣告中,被發現它在回答有關「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問題中包含錯誤的資訊。
•偏見問題:AI的訓練數據可能來自互聯網,其中可能包含偏見和歧視。這可能導致模型產生帶有偏見和歧視的回應。此外,不法分子亦可利用偏頗的數據,訓練AI模型,令AI生成惡意的回應,此手法稱為「對抗性干擾」。
•版權問題:考慮第三方的權利都很重要,ChatGPT輸出的回應中,可能涉及受版權保護的資料,侵犯到版權擁有人的權利,未經許可使用受版權保護的資料,可能導致法律責任。因此使用ChatGPT時,要考慮和尊重其開發者和其他人的知識產權;並確保使用ChatGPT的回應時,都應符合適用的法律法規。
(資料來源: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HKCERT)
學習教材
資料回應題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A
來自科羅拉多州西普韋布洛的參賽者艾倫(Jason M. Allen)並沒有使用畫筆或是黏土創作他的作品,而是利用人工智能圖像工具Midjourney繪畫。這個AI工具可以把使用者輸入的關鍵字,轉換成超級逼真的畫作。艾倫的作品《太空歌劇院》(Th atre D’op ra Spatial,上圖)拿下博覽會的數碼藝術類別大獎,成為獲得此類獎項的第一幅AI生成作品,也引發其他藝術家憤怒指控他作弊。
資料來源:取材自2022年9月4日《星島日報》
資料B
Google母公司Alphabet股價一度急挫8.9%,跌破100美元大關,市值蒸發1,100億美元,其後跌幅收窄,至收市跌7.68%。據多家外媒報道,原因是Google新推出的人工智能聊天機械人Bard出師不利,在宣傳短片中「答錯問題」,公司的活動亦未能令人耳目一新,令市場擔心該公司不及競爭對手微軟。
《路透社》報道,google較早時在社交平台發布AI聊天機械人Bard的宣傳短片,片中有人詢問Bard:「我可以告訴我9歲的孩子關於James Webb太空望遠鏡(JWST)的哪些新發現?」Bard在回答中提到該望遠鏡曾拍攝到太陽系外行星的第一張照片。但根據美國太空總署資料,太陽系外行星的第一張照片是由歐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遠鏡」於2004年所拍,即Bard的答案有誤。
Google在一份聲明中表示,Bard的回應「凸顯了嚴格測試過程的重要性」。該公司稱,會把外部反饋與自己的內部測試結合起來,以確保Bard的回應「在質量、安全和真實信息的基礎上達到高標準」。
資料來源:取材自2023年2月9日《星島日報》
1.ChatGPT運用了哪一種技術來生成類似人類的文本?(2分)
A.自然語言處理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B.虛擬實境 Virtual Reality
C.大數據 Big Data
D.區塊鏈 Blockchain
2.根據資料A及就你所知,試指出並說明有關人工智能工具,例如ChatGPT、Midjourney的兩項應用。(4分)
3.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試解釋ChatGPT可能引發的一些隱憂。(8分)
建議答題方向
1.A
2.應用:
‧藝術創作:使用者只要輸入關鍵字,AI便可生成超級逼真的畫作。
‧論文寫作:根據文章主題及結構輸入關鍵指令要求,即可生成文本。
‧金融科技:為客戶提供風險評估、金融建議、自動化交易等。
‧新聞媒體:進行實時交通、天氣等新聞報道。
3.隱憂可包括:
‧虛假資訊:構成威脅,一旦ChatGPT沒有核查事實,便可能生成不正確或是錯誤資訊,甚至用於生成假新聞或網絡詐騙程式。
‧資訊安全:聊天機械人具備翻譯和文字生成功能,只要輸入特殊指令,便可提供欺詐電郵或簡訊樣板。
‧道德倫理:ChatGPT道德標準成疑,它的回覆或帶偏見或歧視等。
學習工具
AI聊天機械人 議題本質
美國OpenAI研發的人工智能聊天機械人ChatGPT,近日在全球掀起「現象級」熱潮及討論。科技從來都是雙刃劍,雖然AI為人類提供更快的、更便捷的學習和工作輔助工具,但一旦使用不當,甚或當其自身擁有高於人類的思考能力時,便可能構成威脅。因此,社會各界須落實規管有關技術發展,才能防患於未然。
關鍵詞
‧聊天機械人 ChatBot
‧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自然語言處理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科技巨擘 Big Tech
‧機器學習 Machine Learning
‧虛擬人 Virtual Human
‧元宇宙 Metaverse
‧大數據 Big Data
參考資料
‧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保安博錄》
https://www.hkcert.org/tc/blog
‧《2022年AI發展概況》
https://bit.ly/3Jt1X3F
載自2023年3月27日《S-file公民科/通識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