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兔年不可不知的知識
2023.02.07歲次癸卯,新春大吉。兔年說兔,《木蘭辭》云:「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孫子兵法》亦云:「靜若處子,動若脫兔」。兔子予人活潑、敏捷、機靈之感,也有其閑靜、文雅、愛美一面,象徵意蘊豐富。兔年新歲,今期《S-file》和大家分享四個與兔相關的知識,且看中國文化裏,兔子的身影如何靈巧出沒吧!
中國文化講究「天人合一」,古人將人事與自然萬物連通,創造了八卦、陰陽、天干地支、十二生肖諸般學說。兔既是十二生肖之一,與「卯」相配,用以紀年;「卯」同時又是十二地支之一,用以紀時。
至於為甚麼某個年月日就得匹配某種動物呢?自古以來沒有明確的解釋,但在零星文獻和民間說法之中也可略知一二。清代學者趙翼《陔餘叢考》提到,先秦用干支紀曆,本無十二生肖;只是北方外族慣以十二獸紀曆,傳入中原後,學者將之納入干支系統,變成華夏文化一部分。「卯」是地支第四位,「卯時」即現代人理解的清晨5時至7時,「卯月」則是公曆3月至4月,大約為驚蟄至清明。「卯」字有「茂盛繁衍」的意思,而卯月時節,正好是春回大地、萬物再生的時機。然則,這與「兔」何干?
「兔」剛好是一種繁殖能力極強的動物,一年多產、一胎多胞,品種亦甚繁多;古人甚至有一種錯覺,以為雄兔雌兔「稍微一碰就會懷孕」,這說法見諸明代文人郎瑛的《七修類稿》。是以用「兔」象徵大地生機,也很合適。
眾多兔子滿山奔跑,如廣東話所說的「無時停」,果然是生機勃勃,靈氣活現。「逸」字便是派生自「兔」字了,加了「辵」部,變成會意字,意即「跑得快」、「逃走」,又引申出「不知從何處來往何處去」、「很遠很遠」的意思,相關字詞有:「逃逸」、「安逸」、「隱逸」、「逸聞」等等。
兔子跑得快,獵人見獵心喜,布下陷阱捉來吃。有甚麼法子?就是設下網羅柵欄,趁其鬆懈,用大蓋子或大網子罩着。於是,便有了「冤」字——這也是會意字,兔子被囚,不能逃脫,掙扎也是枉然,只好屈服;「冤」字引申為冤屈、冤枉的意思。
小時候學寫字,有沒有將「兔」字和「免」字混淆呢?兩個字其實是否相關?當然相關了。《康熙字典》:「免,從兔,而脫其足。」《說文解字注》:「免,兔逸也……免兔之異,異於其足,兔之走最迅速,其足不可諟見。」兔子走脫了,「免」字遂衍生出「脫掉」、「釋放」、「去掉」、「豁免」等等意思。另一種說法,「免」是「娩」的本字,即「分娩」、「生孩子」,如《史記.趙世家》:「朔婦免身生男」。這又與兔子的生育能力有關了。
樂府詩〈木蘭辭〉結尾,說雌兔子靜止不動,雙眼瞇起,煞是可愛。成語「撲朔迷離」所指的「迷離」,便是這個意思了。兔子有閑靜一面,令古文人欣賞不已。尤其是白兔,雪白而優雅,古人將之比擬月亮,白居易〈勸酒〉詩:「天地迢遙自長久,白兔赤烏相趁走」,當中赤烏是太陽火鳥,白兔便是月亮的指代了。
兔子與月亮一下子相連,「月宮玉兔」的傳說,相信大家也耳熟能詳了。傳說月亮中有廣寒宮,有玉兔於此搗藥。兔子從此有了一種「仙氣」,相傳遠古仙人彭祖,有一弟子名曰「白兔公子」;宋元兩代,又有人稱呼老人家為「兔毛大伯」,可能是因為蒼顏白髮,又與兔子一樣精神矍鑠吧!
謹祝讀者新年如兔,聰明溫順,身心機敏,動靜相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