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通脹 城市生活成本升 檢視成因與各地對策
2023.01.09焦點議題
衣食住行,生活之基本,世界會有哪處地方生活便宜又宜居嗎?檢視全球生活成本最貴城市的排名,似乎找不到這樣的樂土,因為大家只會見到建設完善的大城市的生活成本通常都是十分昂貴,而在過去的日子,疫情肆虐、俄烏戰事持續和利率匯率的變化,更導致全球通脹,生活並不容易。雖然如此,踏入新一年,還是希望世界能走向美好。
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你能說中哪幾個?不過知道城市的名字並不太重要,你若能夠找出這些城市的共通點,了解她們生活成本高昂的原因更加有意思,還可以知道政府推出相關對策的作用。
新聞資訊摘錄
全球生活成本最貴城市 紐約星洲並列第1港排第4
英國經濟學人智庫(EIU)公布「全球生活成本指數」調查,顯示在通脹飆升後,新加坡和紐約成為今年全球生活成本最昂貴的城市,並列首位,以色列的特拉維夫由去年的榜首下跌至第三位,香港升一級排第四。
EIU每年根據全球各大城市的商品和服務價格,彙整出「全球生活成本指數」。調查顯示,隨着烏克蘭戰事和持續的新冠疫情限制,擾亂了供應鏈,特別是能源和食品方面,導致各大城市的生活成本飆升,美元強勢亦加劇通貨膨脹。
去年,以色列第二大城市特拉維夫是全球生活成本最高,今年則被新加坡和紐約取代。紐約首次登上榜首,洛杉磯和三藩市也躋進全球最貴生活成本城市的前十名,洛杉磯與香港並列第四,三藩市排第八位。
資料來源:摘自2022年12月2日《星島網》
轉戰新加坡?須考慮租金人力成本!
在想要離開香港的公司眼裏,新加坡讓人心馳神往,但搬過去就會發現付出的成本可能超過預期。
新加坡通脤率創十四年來最高水平,人工支出、辦公房租、電費等漲幅要高於香港,香港的通脤上漲要溫和許多。
雖然物價飛漲,但新加坡八月份新增企業註冊數量卻創下十七個月來單月最高。而香港新增本地企業數量基本與去年持穩,不過不及二○一七年鼎盛時期。
資料來源:摘自2022年9月22日 Yahoo!新聞《彭博》
重點認知1
排名高城市的共通點
國際性的調查機構每年都會進行全球各地的生活成本調查,供政府、企業甚至個人參考。於二○二二年尾,就有兩個權威報告出爐:英國經濟學人智庫(EIU)的「全球生活成本指數」調查和人力資源顧問機構ECA International(ECA)的外派僱員「生活費用研究」。請大家先閱讀這兩個調查的排名。
簡單來說,EIU的調查對象是大眾,一般市民百姓的生活開支;ECA的調查則針對外派僱員的消費。將這兩者結合一起看,同學可以對一個城市的生活成本有較全面 / 多角度的掌握。
根據兩個調查結果,大家會發現位列十大排名的城市大致相同,均是已發展國家的大城市 / 大都會,包括紐約、新加坡、特拉維夫,而香港在兩個排名也名列前茅;同學亦可以發現另一共通點:大城市 / 大都會的生活成本雖然高,卻又是吸引外國企業投資(因會派遣僱員前往工作)的地方,而這兩者亦有互為因果的關係。
重點認知2
推高 / 推低生活成本的因素
所謂生活成本,離不開衣食住行的消費。EIU比較了一百七十二個主要城市的逾四百項物價,涉及超過二百項產品。ECA外派僱員生活費用調查就全球超過四百九十個地方,比較外派僱員會購買的同類消費品及服務,包括通常租住區域的租金費用;是一個綜合的調查結果。
EIU指出,調查結果顯示物價平均飆升了百分之八點一,這個全球普遍的情況背後,究竟是甚麼因素將之推高?ECA的調查中,香港在二○二二年的排名比二○二一年下跌了一位,究竟又是甚麼因素將生活成本稍稍推低?
綜合兩個機構和相關專家的分析,把生活成本推高或推低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兩點:
供應鏈受影響
二○二二年年初,俄羅斯與烏克蘭發生戰事,西方對俄羅斯實施制裁,以及疫情繼續令到供應鏈受影響,令全球貨品供應緊張,甚至短缺,在供不應求下物價被推高,例如汽油、電力、食品和家庭用品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基本需要的東西。
匯率變化
美元兌多種貨幣走強,美國物價相對「變貴」,國內幾個城市都榜上有名,生活成本甚至大漲,舉例,在EIU的調查,三藩市的排名就由二○二一年第二十四位升至二○二二年的第八位。
另一方面,美元走強,其他貨幣相對轉弱,例如日本,相信大家都知道日圓在這年間貶值,因為香港人對此甚為興奮,紛紛兌換日圓準備開關後到日本旅遊;然而日本大城市的物價也因此變得便宜,過去在高生活成本十大城市榜上有名的東京,都跌出十大。
重點認知3
政府對於高生活成本之對策
長遠來說,生活成本高並非好事,人民生活叫苦,基層市民更是艱難,政府必會做些甚麼去緩和這個情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因應二○一九年以來,糧食價格上漲了一半,能源價格又高企,這些推高各地生活成本的重要項目,做了以下一個調查,同學可以了解各地政府會有甚麼對策來減輕對市民的影響。
原來,使用最多的是消費稅、類現金措施(優惠券)、價格補貼和現金轉移支付(社會福利措施)。大家又知道香港有沒有用到這些方法嗎?有,派消費券和電費補貼都是好例子。
補充資料
香港VS新加坡
近年,社會常常拿新加坡來跟香港作比較,在生活成本方面,香港在ECA的調查中「輸」了給新加坡。(不過高生活成本有機會削弱城市競爭力,所以排名太高未必值得高興!)
香港的外派僱員生活成本在二○二○和二○二一年都排名第一,二○二二年卻下跌一級至第二位,調查機構分析主要原因是「持續低迷的經濟表現」,令本地市場對出租房屋需求減弱致租金下降,所以排名下跌。
新加坡的排名則由二○二一年的第十二位上升至第八位,原因是新加坡去年的租賃成本大幅上漲。
學習教材
資料回應題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A
資料B
蔡瀾感概香港「貧富懸殊」
蔡瀾在今次的日記,沒有跟讀者「風花雪月」,反而講起了香港貧富差距問題,他在文中寫道「香港的貧富懸殊,出入餐廳看到很明顯的分化」,他指自己觀察所得,坊間茶餐廳、冰室愈開愈多,卻只是「化了妝」的大排檔,另一方面在「所謂的高級餐廳」,收費卻愈來愈貴,動輒便是要價「六七千的」。
之後,他又分享友人見聞,指四個人吃飯「埋單一萬多是等閒事」,吃西餐開瓶好酒又更貴,可能要「五六萬」了。他指現在高級餐廳吃飯,人均五千是等閒事,吃中餐也吃不了好料,Omakase也要得花「六七千才算特別」。
資料來源:2022年12月6日《星島網》
1.ECA的調查報告中,全球十大外派僱員生活成本最貴城市,俄羅斯的莫斯科排名由二○二一年的第五十二位躍升至二○二二年的第十位,你認為原因包括:
(1) 全球油價上漲 (2) 氣候變化,影響出產
(3) 西方制裁,物價飆升 (4) 疫情影響進口供應,導致物價上升
A.只有(1) B.只有(3) C.只有(4) D.(1)、(2)、(3)
2.根據資料A,兩餸飯大受歡迎的現象,除卻曾因疫情不能堂食的因素,其實反映了香港哪些社會情況?
3.資料B中所講的是甚麼現象?你認為「兩餸飯」的出現帶來甚麼正面的訊息?
建議答題方向
1.C
2.反映香港社會百物騰貴的情況。香港物價高企,令生活成本昂貴,以「食」為例,成本包括食材、燃料、租金、人工和時間,不論自己煮食或到餐廳用膳,價錢都不便宜,但兩餸飯因為大量生產和只做外賣關係,具有一定程度的經濟效益,讓市民有較便宜選擇所以受歡迎。
3.資料B指出香港在「食」方面有「貧富懸殊」現象,特別是較高級的餐廳價錢貴得驚人,在這樣的情形下,兩餸飯的出現給予兩個正面的訊息:第一,它是回應市場環境的產物,雖然香港生活成本高,但供求仍會自行作出調節來作平衡;第二,香港人(特別是商家)的應變能力高,在生活成本高企的環境下找到出路,也是香港人的優勢。
學習工具
生活成本 議題本質
生活成本是十分「貼地」的議題,但衣食住行的開支上升或減少,背後的推力卻是來自全球政治、經濟等發展的影響。藉着公布全球城市的生活成本排名,認識當中重要的影響因素,同時在資料回應題之中了解除了政府可作對策回應之外,原來民間也會因應社會情況作出相應的調節。
關鍵詞
.外派僱員 Expatriates
.供應鏈 Supply Chain
.價格補貼 Price Subsidies
.俄烏戰爭 Russo-Ukrainian War
.匯率 Exchange Rate
.現金轉移支付 Transfer Payment
參考資料
The Global Liveability Index 2022
https://www.eiu.com/n/campaigns/global-liveability-index-2022/
載自2023年1月9日《S-file公民科/通識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