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不應求 價格飆升 能源開支倍增 急須紓困
2022.12.12焦點議題
貧窮,這個問題一直亟須改善,每個國家或地區都有設置貧窮綫,並制定政策幫助位於貧窮綫之下的人;而國際間,世界銀行於2015年10月把極度貧窮綫訂為每天收入低於1.9美元。然而,除了貧窮綫,大家知道也有「能源貧窮綫」嗎?
由於使用能源牽涉支出,在近年能源價格高漲下,不少家庭開始要節省能源消耗以減少開支。「能源貧窮綫」就是指一個家庭能源開支超出總收入10%。能源貧窮這問題在已發展地區亦存在,根據綠色組織統計,香港有14.4萬個家庭生活在這條綫之下。放眼世界,疫情以及俄烏戰事使歐洲出現能源危機,整個歐洲都可能陷於「能源貧窮」之中。
對於「貧窮綫」,大家應該不會陌生,因訂定界綫時,社會曾有一番爭辯。但「能源貧窮綫」似乎較少討論,其實能源貧窮一樣影響生活質素,大家要多作了解!
新聞資訊摘錄
關注能源貧窮戶
酷暑持續,基層家庭很可能因能源貧窮影響生活質素。有組織公布有關能源貧窮及相關政策的調查報告,並建議政府成立專責及工作小組、就能源貧窮作出官方定義、發放季節性津貼等,以改善能源貧窮,並盼為能源弱勢社群爭取能源公義。
組織低碳想創坊的「EmPower正能源」倡議小組指出,環保團體世界綠色組織曾推算香港有超過14.4萬個家庭活在「能源貧窮綫」下,即能源開支(包括電費和煤氣費等)超出家庭總收入10%,或無法以可負擔的價格取得所需能源,估計這些家庭主要居於板間房或寮屋。相關調查在網上訪問3,677名12歲或以上香港市民。有74%受訪者支持政府成立專責小組,致力確保在氣候變化加劇及能源問題惡化時,低收入人士的權益不被忽視;有49%受訪者認為政府現時為低收入人士提供的紓解措施不足以應對日漸常見的酷熱天氣,有11%人則認為已足夠。
資料來源:https://bit.ly/3Crr8jN
俄烏戰事增歐洲能源開支
根據歐盟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估計,2021年意大利有超過四分一的人口面臨貧困,而隨着能源短缺、經濟危機蔓延,整個歐洲都面臨着「能源貧窮」的慘況。在意大利的歐洲特約記者李登文接受訪問時表示,「『能源貧窮』的意思是指,一個家庭在能源開支上超過家庭總收入的10%,而從歐洲整體來看,因為受到俄烏戰事、能源危機的影響,讓一般民眾的生活開支與日俱增,舉例來說,英國平均每戶一年要支出12萬台幣的能源費用,與去年相比今年就增長了3倍,加上當地通膨率創40年來新高,使英國『能源貧窮』的戶數,預計到10月份時將會暴增到900萬戶。」
李登文還提到,「德國身為歐盟第一大經濟體,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程度最深,天然氣佔比就超過50%,而自從俄羅斯反制,暫停供應天然氣給歐洲國家後,德國家庭的能源支出已超過之前的2倍,於是德國政府宣布,要推出近兩兆新台幣的紓困計畫,來幫助民眾度過能源貧窮的生活壓力。」
資料來源:https://bit.ly/3CMZy1G
重點認知1
定義:無法負擔必須的能源服務
自富蘭克林的風箏實驗,以及愛迪生、特斯拉、威斯汀豪斯等人在發電及電力輸送的突破性研究以來,這二三百年間,人們發明了愈來愈多電子產品,人口增長代表我們需要更多能源作照明、保暖及製冷等用途,因此對電力的需求有增無減。然而,和水一樣,電雖然是來自天然的資源,要獲取它卻不是免費的。因此,當需求增長速度比獲取電力能源的速率快時,能源價格就會上升,這就令一些人未必有能力支付所需。
能源不止是電力,根據一般定義,當總能源支出(包括電費、水費、煤氣費等)超過家庭月入10%,就定義為「能源貧窮」。沒有錢支付能源,還包括買不起新式節能家電,或是當這些產品壞掉時,沒有能力負擔維修費用。這對生活質素影響甚大。
重點認知2
香港現況:能源貧窮戶逾14萬
雖然一般認為香港是一個較富庶的地方,但同時香港也是一個貧富懸殊嚴重的城市,因此也有不少能源貧窮戶散布在社區的不同角落。根據世界綠色組織調查,計算二人家庭用電量約為每月400度,換算電費約400元。根據「能源支出超過收入10%就列為能源貧窮」的定義,假如月入少於4,000元,那該戶就屬於能源貧窮戶。
根據政府2012年人口普查,全港約有237萬個家庭,當中超過14.4萬戶在已考慮生果金等資助後仍然低於4,000元指標綫,而這只是以二人家庭用電量估算。因此對多人家庭而言,除了指標綫理應更高,假若家庭主要成員為非勞動人口,能源負擔則更重。在這十多萬戶中,不少為劏房戶,居住空間狹小、環境欠佳,但為了節省能源費用而避免使用冷或暖氣,容易造成健康問題。
重點認知3
全球狀況:俄限天然氣出口致歐洲能源危機
除了香港,其實歐洲不少地方亦出現能源貧窮狀況,甚至爆發能源危機。歐洲近年經濟本有緩和迹象,但疫情出現使很多國家經濟倒退,失業率飆升,致每家每戶的能源負擔加重。同時,俄烏戰事亦使俄羅斯與歐洲多國關係跌至冰點,俄羅斯面對各國制裁,因而限制天然氣出口至歐洲,使歐洲一些國家出現能源危機。
以德國為例,欲轉型至100%使用可再生能源,但短期內需要大量天然氣以維持穩定供給,所以當俄羅斯減少出口時,德國家庭的能源支出變成翻倍。在英國,電費比一年前更增加三倍,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分析,英國能源貧窮比率將由去年的12%大幅提升至今年的40%。
要知道,歐洲與香港地理位置不同,歐洲的冬天比香港寒冷,不少家庭因沒錢支付暖氣而病倒送院,加重公共醫療負荷。
重點認知4
應對方案:發放津貼+管制價格+發展可再生能源
要應付高昂的能源費用,政府適時的介入十分重要。最直接的,莫過於發放能源津助,尤其予低收入人士。今年5月,時任英國財相(現為首相)辛偉誠宣布推出150 億英鎊的援助計畫,提供每戶400英鎊的能源開支資助。而當意大利的貧窮比例佔全國的20.1%時,政府亦推出多項紓困方案。在法國,原本法國電力公司欲加價三成半,不過今年初總統馬克龍管制能源價格,只批准加價4%。要留意的是,政策是否真的能直接幫助低收入家庭,假若援助只是針對業主,那麼租住的劏房戶並不能受惠。
長遠而言,革新能源計畫才有機會解決能源危機,如果每個國家都能自給自足,則可避免因國際關係而產生的能源短缺,從而控制能源價格。因此,不少國家都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同時嘗試達致碳中和。由於可再生能源是取之不盡,理論上有效遏制能源價格。
學習教材
資料回應題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A
資料B
目前各國政府都積極採取抑制碳排放的政策措施,常用手段包括通過嚴厲的政府干預,例如消費稅、汽車燃油效率標準、採用可再生能源的補貼等,其中最全面和最有效的,無疑是徵收碳稅;不過,儘管社會對氣候議題的關注日漸增加,碳稅卻未見有效執行,相比之下,對綠色能源的「助推」(Nudge)卻很普遍。位於美國維珍尼亞州的能源管理公司OPower,推出了一項「助推」,讓美國和其他國家的電力用戶,在電費單中能夠比較自己和鄰居的能源使用量,很顯然,當用戶從帳單中看到這個資訊後,用電量有所下降;而另一項綠色能源「助推」,是讓消費者預先設定選擇綠色能源供應商,亦已被證明有效推動節能。
由於這些「助推」對消費者施加的成本幾乎為零,「助推」成為推動減少碳排放的流行政策工具;一般而言,以「助推」解決社會議題所帶來正面影響受到肯定,而且成本比傳統經濟政策手段更低。不過,過度依賴「助推」,也會增加「行為溢出」(behavioural spillovers)的可能性,最終破壞預期成效;通過「助推」影響一個人在某一方面的行為,可能會給予人一個「道德許可」(moral license),使他在其他地方抵銷此行為,例如有研究發現,居民在「助推」下減少用水,卻增加了用電量。
(資料來源:摘自2022年11月3日《香港經濟日報》)
1.以下哪項不是短期紓緩能源貧窮問題的措施? (2分)
A.控制能源加價幅度
B.資助低收入家庭
C.推行全國能源轉型
D.政府增加能源採購,並以低價售予低收入住戶
2.試分析資料A中的數據。(4分)
3.就「推出綠色稅能幫助解決能源貧窮」,你有多大程度同意?(8分)
建議答題方向
1.C
2.
‧中電的平均電費10年裏由104.7升至128.9,增幅為23.1%,當中只有一、兩年稍為下調價格,其餘都是上升。
‧港燈在2013年和2022年電費相若,在2017年大幅由133.4減價至110.4後,五年後重回2013年水平。
3.
大程度同意:
‧綠色稅讓政府增加稅收,從而有更多資源推動國家能源轉型,通過發展可再生能源增加能源供應,從而控制價格。
‧能源貧窮家庭一般而言較少消耗能源,因此綠色稅不會使他們多付稅,因此不會產生額外支出。
小程度同意:
‧如果如資料B般只是「助推」民眾使用綠色能源,成效存疑。
‧發展綠色能源後,即使供應上升,電力公司仍然可以加價,能源貧窮戶依舊負擔不起高昂能源價格。
學習工具
能源貧窮 議題本質
近年全球多地出現能源危機,電力等能源價格大幅提升,在疫情及俄烏戰事等不利因素仍然存在時,如何在短期內有效資助低收入家庭支付能源費用將成關鍵。長遠而言,增加能源供應、開發綠色能源、達致碳中和等政策,除了是應付氣候變化問題,亦可用以解決能源貧窮情況。
關鍵詞
‧能源貧窮 Energy poverty
‧生活質素 Quality of life
‧劏房 Subdivided flat
‧能源危機 Energy crisis
‧公共醫療支出 Public health expenditure
‧政府介入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參考資料
‧歐盟應對能源貧窮
https://bit.ly/3BcfBFb
載自2022年12月12日《S-file公民科/通識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