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彈橫飛 核試不斷 國際關係 高度戒備!
2022.11.28焦點議題
北韓近月持續發射彈道飛彈,又多次進行核試驗;另一方面,俄烏局勢仍然緊張,俄羅斯總統年初時已宣布將核武提升至高度戒備狀態,早前更對北約發出核威脅,稱將使用一切手段保衞國家領土。有關言論與行動都嚴重威脅國際社會的和平與穩定,這是否意味全球正迎來核武升級競賽?國家霸權、單邊主義、意識形態衝突等,令當前全球戰略安全環境變得動盪,各國應如何應對有關核戰威脅與風險?
全球不同國家都對其致命武器庫進行現代化升級,發生災難性核戰爭的風險仍然存在,對國際社會的和平及安全構成重大威脅,引起多國高度關注,反核議題或會成為國際社會未來優先處理事項。
新聞資訊摘錄
北韓頒布核武力政策法令
北韓最高人民會議頒布關於核武力政策的法令,明文規定核武力量的使命、構成、指揮控制權等事項,旨在通過防止核武器國家之間的誤判和濫用核武器,最大限度地降低核戰爭的危險。北韓反對包括核戰爭在內的一切戰爭形式,核力量是捍衞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根本利益的有力手段,同時也是防止朝鮮半島以及東北亞發生戰爭,確保世界戰略穩定的有力手段。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強調,核武不能拿來「討價還價」,隨着新法頒布,北韓作為核武國家的地位已不可逆轉。
資料來源:摘自2022年9月10日《星島日報》
南韓擬廢除《平壤共同宣言》
南韓傳媒引述消息人士報道,北韓若第7次核試,南韓考慮廢除2018年簽署的《平壤共同宣言》,以利擴大前綫空中偵察區以及實彈射擊訓練區。北韓不到兩周內進行了6次違反制裁的導彈試射,最近一次是在周四發射了兩枚彈道導彈。其中周二發射的一枚中程彈道導彈飛越日本上空,引發日本對受影響區域的民眾發布避難警報。而北韓官方朝中社周六報道,試射導彈是自我防衞免受美國直接軍事威脅,而且並未危害鄰國和區域安全。
資料來源:摘自2022年10月8日《星島日報》
重點認知1
核武的背景與現況
‧國際共識
追溯歷史, 二戰時美軍對日本發起的原子彈爆炸,令各國意識到核武的威脅,聯合國成員國亦於1968年達成最終協議,簽訂《核不擴散條約》。及至上世紀八十年代美蘇冷戰期間,兩國進行軍備競賽,以核武器威懾對方,1985年全球核彈頭數目曾高達七萬枚。冷戰結束後,國際社會一直有進行反核運動,並簽訂核裁軍協議,例如「中程導彈條約」及「削減戰略武器條約」,達成逐步減少核武的共識。據美國科學家聯合會估計,全球目前總共有約近1萬3千枚核子彈頭,核武器規模已大幅減少。
‧
核態勢現況
核武器不但是國家捍衞政權的「終極武器」,亦能增加國家話語權及震懾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國際安全及秩序。北韓早前立法正式宣布該國為核武國家,並表明永不放棄核武器,亦不會再就無核化進行談判,繼而連續發動不同規模的導彈試射,違反兩韓於2018年共同簽訂的《平壤共同宣言》,令朝鮮半島軍事態勢升溫。而白俄羅斯年初亦通過公投修憲廢除國家的非核地位,允許國家重新部署核武。「無核化」的目標似乎未見曙光,亦為國際關係帶來不明朗因素。
重點認知2
核武帶來的影響
‧軍備競賽
部分國家為了擴張勢力或改變領土控制現狀,加速推動核力量現代化,例如北韓為了抗衡西方國家,加快推動導彈發展計畫,包括發展洲際長程導彈和戰術性核子武器,周邊國家可能會重新部署戰略性核武器作自衞,引起惡性軍備競賽。再者,有國家甚至會以消除「安全威脅」為由發展核戰略夥伴關係,加速軍事合作,例如美國、英國和澳洲最近便積極推進核潛艇的合作方案,當中涉及轉讓數以噸計高濃縮鈾(生產核彈的材料)、相關核技術及設備等,因此被質疑是「核擴散」的行為,或激起無核武器區的連鎖式核軍備競賽。
‧引發核戰爭
核武國家之間一旦爆發戰爭,將會增加全球戰略風險,甚至導致人類文明全盤崩潰,造成無可逆轉的破壞。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便曾明言:「動用核武只會引發世界末日。如果不能消除核武,就不可能有和平。」因此,要真正達致無核化的和平社會,須要各國降低核武器在國家安全政策中的戰略地位,防止核擴散。
重點認知3
應對核威脅的措施
‧軟應對
要實現全球無核化及各地區的穩定和安全,必須建立和平對話平台,例如召開首腦峰會或簽訂協議,共同建構和平體系,解決核武器問題;今年初,包括中國、英國、法國在內等五個核武國家領導人便共同發表《關於防止核戰爭與避免軍備競賽的聯合聲明》,反映大部分核武國家亦意識到多邊核不擴散及裁軍的重要性。此外,大國甚至可以在無核化後,向部分核武國家提供經濟發展援助或放寬相關經濟制裁,令其放棄發展核武及遠端攻擊武器。
‧硬應對
要避免個別核武國家損害國際核不擴散體系,可逐步擴大對進行核試或飛彈試射的國家採取經濟制裁行動,例如實施核武器、技術、毁滅性武器、傳統武器、奢侈商品等出口管制,甚至禁運,並呼籲各國遵守「核不擴散條約」及國際原子能總署的相關機制,通過削弱其經濟力量及國際孤立,推動無核化進程。由於核武威脅影響深遠,各國亦可通過相互協作,在必要時以壓倒性軍事力量威懾核武國家,避免全球戰略力量失衡。
補充資料:國際廢核條約
學習教材
資料回應題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A
資料B
安理會日前召開緊急會議,討論北韓多次試射導彈,包括試射長程彈道導彈飛越日本,令地區緊張局勢升溫。
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格林菲爾德指北韓正準備進行第七次核試,美國與盟友不會袖手旁觀。俄羅斯常駐聯合副代表埃夫斯蒂涅娃則指,北韓試射是針對美國在北韓周邊進行短視的軍事行動,損害美國自己在地區內的盟友及東北亞地區局勢。她又說,對北韓實施新制裁是一條死胡同,不會帶來結果,相信聯合國和安理會機制須要用來支持南北韓對話和多邊談判,而非成為障礙。
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說:「安理會應當在半島問題上,發揮建設性作用,而不應一味示強施壓,安理會開展的討論、舉行的審議,應當有助於推動緩和局勢,而不是激化矛盾。」九個理事國包括美、英、法、印等,在會後發表聯合聲明譴責北韓再次發射導彈。
資料來源:摘自2022年10月6日《星島日報》
1.以下哪一個核武器國家沒有共同發表《關於防止核戰爭與避免軍備競賽的聯合聲明》?(1分)
A.北韓 B.中國 C.俄羅斯 D.美國
2.試描述資料A所示各國持有核彈數量估算的兩個特徵。(4分)
3.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你認為聯合國可如何協助消除核威脅?試提出及解釋可行的建議。(8分)
建議答題方向
1.A
2.特徵可包括:
‧各國持有核彈數量龐大。根據資料所示,9個擁有核武的國家,包括俄羅斯、美國、中國、法國、印度、以色列、朝鮮、巴基斯坦和英國,合共有約12,660枚核彈,當中以俄羅斯、美國持有數量最多,分別為5,977枚及5,428枚。
‧用於「戰略部署」(已在洲際彈道飛彈、潛射彈道飛彈、戰略轟炸機上裝載的核彈)的核彈數量令人擔憂。美國為諸國之冠,估計有1,644枚,其次為俄羅斯,有1,588枚核彈屬於戰略部署,可進行遠距離攻擊,具威脅性。
3.建議可包括:
‧敦促各國發表政治聲明:以《關於防止核戰爭與避免軍備競賽的聯合聲明》為例,可助緩減國際緊張關係;
‧促進多邊合作:例如北約、印太夥伴等聯盟可加強合作,建立和平對話渠道;
‧積極推動核裁軍:敦促核武國家兌現裁軍承諾,並呼籲有關國家不將他國列為目標;
‧升級制裁行動:切斷具核威脅國家的核子武器及彈道飛彈資金來源等。
學習工具
國際關係 議題本質
當前核武器、核戰爭風險等嚴重威脅着國際和平與穩定,面對各種造成軍事緊張的挑釁行為,如俄羅斯早前發出的核威嚇、北韓通過「核武政策」作為國家捍衞主權的形式及一連串導彈試射行為,無疑衝擊全球秩序。若要實現全球無核武器的終極目標,各國社會意識形態、防止核戰爭的政治意願尤為關鍵,同時亦須共同降低核武器在國家及集體安全戰略政策的作用,才能真正維護全球戰略穩定、減少核衝突風險。
關鍵詞
‧核武 Nuclear Weapon
‧無核化 Nuclear-free
‧聯合軍演 Joint Military Exercise
‧戰略夥伴關係 Strategic Partnership Relation
‧地區和平 Regional Peace
‧國際制裁 International Sanction
‧國際關係 International Relation
‧聯合國安理會 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
參考資料
‧《關於防止核戰爭與避免軍備競賽的聯合聲明》
http://bitly.ws/wA96
載自2022年11月28日《S-file公民科/通識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