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投稿 白玥儀
2022.11.21〈香港特色街道〉
白玥儀 中四 瑪利曼中學
香港有許多歷史悠久的特色街道,如位於中環的砵甸乍街,在灣仔的莊士敦道等。但除此之外,能夠感受地道香港文化的繁華夜巿,保留着不少時代回憶及市井氣息的廟街亦是一處不能不去的好去處。
廟街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中的油麻地,呈南北走向,連接文明里及柯士甸道,以售賣平價貨的夜市而聞名,被喻為香港的「平民夜總會」。廟街亦有「男人街」的稱號,但這個稱號早已名不副實,去廟街的人流不分男女老幼。
廟街可以說是愈夜愈精采,每天從傍晚時分開始,廟街路邊的攤檔便會陸續開始營業。攤檔售賣的物品琳瑯滿目,蔚為大觀,包括服裝、手工藝品、茶具、玉器、古董、廉價電子產品以至是成人用品都有。進入廟街,連黑夜都被五光十色的霓虹燈招牌所照亮,璀璨奪目,點綴着廟街的市井風情。路上兩旁則是包羅萬有的攤檔和川流不息的路人。從夜市入口的地攤,到市裏的小鋪,從首飾、包包到衣服、鞋子,應有盡有,不但漂亮精緻,且價錢大眾化,可以淘到不少便宜貨。不過廟街不乏假冒真貨的翻版或冒牌產品,在選購心頭好時,必須多加提防。
而來到廟街便不可錯過這裏的各類美食,如煲仔飯,各種港式甜品等。遠近馳名的四季煲仔飯,常常來到時已座無虛席。「煲仔飯」是用瓦煲或瓷煲明火烹煮,款式多不勝數,其中以臘味、滑雞、白鱔為配料最受食客歡迎。煮好的「煲仔飯」最好等數分鐘後才開蓋,淋上豉油,再焗數分鐘,讓豉油滲入飯中,產生飯焦,增添香脆焦香的口感。廟街的美都餐室亦是非去不可,沉浸在五十年代的,充滿老香港時代味道的裝潢之中,吃一頓具香港文化特色的茶餐廳美食,坐在二樓卡位欣賞廟街街景,感受舊香港文化情懷。不止如此,廟街內也有不少富有香港本土特色小食的攤檔,包括海鮮、熟食及各類麵食等等,這些小吃不僅價錢便宜,而且口碑不俗,深受居民以及外地遊客歡迎。吃飽喝足後,沿着街道漫步,到天后廟外有不少看相算命的攤檔,有時候附近還會有傳統粵劇表演,為周遭的路人奉上一首首原汁原味的粵曲,令人恍如回到六、七十年代的香港。
廟街可謂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包含了餐室、大排檔、算命攤檔、小販雜貨、港式小吃等各種平民香港文化,願它的熱鬧繁華能一直持續下去,以它的霓光為這單調的摩登城市另添一些人情味。
時代回憶 廟街風情
香港特色街道眾多,要選一條來寫並不容易,作者選廟街作為特色街道的代表,實在聰明,是個很不錯的題材。
作者先寫出廟街的特點,包括繁華夜市、時代回憶和市井氣息。而通篇也按着這三點輻射開去,形成緊密的結構。加插的第二段,則與廟街的地理位置有關,也說出了廟街的對象,雖有「男人街」之稱,但也適合男女老幼。
「繁華夜市」一點,在第三段成功呈現出來,尤其是霓虹招牌的描述,更凸出了夜市的璀璨。多樣的餐廳和美食,同樣是夜市的另一面。至於時代回憶,主要通過美都餐室(可惜結業了)呈現,還有的是街頭的粵曲表演,打開昔日的時光之門。這兩個特色都寫得很好。
市井氣息的描述,包括霓虹燈招牌「點綴着廟街的市井風情」,還有便宜貨、平民夜總會之稱等,比較零碎,如果能像繁華夜市和時代回憶一樣集中、豐富,那內容的分布上,應會更見平衡。
結尾一句提到人情味,不過文中其實看不出這一點,或改為「另添色彩/光芒」更好,不然就要在內文多寫富有人情味的情景了。
最後,內容主要是廟街資料的羅列,這些資料很容易在網上找到。作者不妨多寫自己的觀察,或你在廟街遇到的故事;讓讀者通過你的眼睛觀看廟街,說不定會發現廟街的不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