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寒露」不寒 秋季日夜溫差增大

2022.10.13
27738 27738

天文台在社交網站發文解釋,今日(八日)是二十四節氣(1)中的「寒露」,意思是︰「露氣寒冷,將凝結也。」特別在北方地區,氣溫下降令露水增多,甚至會結霜,天氣漸轉寒冷。在南方的香港雖然未這麼快轉冷,有時還頗熱,不過市民都可能開始感受到秋季日夜溫差(2)增大,一早一晚均較涼。

天文台表示,東北季候風正影響華南;同時,驟雨正影響南海北部。截至今日(八日)下午二時,天文台錄得最高氣溫三十點一度,最低氣溫二十六度。自天文台一八八四年有紀錄以來,歷年最熱的「寒露」是在一八九一年,當年錄得最高氣溫三十一點七度。

字詞解釋

(1)節氣︰地球在公轉軌道上運行的位置。古代曆家以冬至起每三十度(日)的十二個氣分配十二個月,稱為「中氣」;其餘的稱為「節氣」。

(2)溫差︰溫度的差距。

文化知識

「寒露」與「寒風」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七個節氣,代表深秋的來臨,氣候開始由涼快轉入寒冷。天文台預示寒露後,氣溫將急降,東北季候風來臨,北風將會加強。古人會把北風稱作「寒風」,除此之外,還有許多關於風的不同說法。

「寒露」在二十四節氣中,上承「秋分」,下接「霜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提到︰「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意思是此時天氣開始轉冷,地面上的露水即將凝結成霜,寒意漸增,故節氣取名「寒露」。踏入深秋,從北方吹來的風,古時又稱「寒風」,是八風之一。

古代有「八風」之說,以方位來描述風的不同意象︰「何謂八風?東北曰:『炎風』,東方曰:『滔風』,東南曰:『熏風』,南方曰:『巨風』,西南曰:『淒風』,西方曰:『飂風』,西北曰『厲風』,北方曰:『寒風』。」(《呂氏春秋.有始覽.有始》)除了寒風、北風之外,冬天的風還有「胡風」、「朔風」,同樣是指北方吹來的寒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