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三個環球航海的故事

2022.09.29
27718 27718

自十五世紀起,歐洲人發現多條海上新航道與探索了多片未知的地域,後世稱之為「地理大發現」(Age of Discovery),開啟了歐洲人對其他文明拓展的序幕。既冒險又浪漫的「地理大發現」,又稱為大航海年代,一方面開始了長達數世紀西方帝國主義的擴張,以及歐洲君主主導的政治全球化;另一方面,也開始了「物種大交易」、文化交流及衝突等文化全球化事宜。今期《S-file》由三個小故事說起,帶領大家一起認識這段世界歷史。

一:被遺忘的航海家 埃爾卡諾

埃爾卡諾(Elcano,右圖)是世界上第一個完成環繞地球一周的人,但他的知名度遠比為「太平洋」取名的航海家麥哲倫(Magellan)為低。

埃爾卡諾本來只是一艘商船的船長,因觸犯海事法,須擔任麥哲倫的探險船隊內其中一艘艦的船長,並參與全球冒險以作假釋。1519年,跟隨着麥哲倫在西班牙塞維亞所帶領的五艘船隊出發,航向世界。約在一年後,麥哲倫發現了南美洲的海峽(後世稱為「麥哲倫海峽」),並繞過她進入從未有紀錄的「南大洋」。因這片大海風平浪靜、浩瀚無際,麥哲倫便取名為太平洋(Pacific Ocean)。他後來在海上再航行數月後到達現今的菲律賓群島,可惜因介入當地的土著衝突而慘遭殺害。於是,埃爾卡諾便擔當了剩下船隊的全部指揮。當時埃爾卡諾立即命令駛離菲律賓,並找上了香料群島,他們以廉價的物品換取了大批丁香、豆蔻、肉桂等香料。後來受敵對的葡萄牙私掠船隊追捕,他果斷決定橫渡印度洋,到達非洲東南岸,再輾轉繞好望角上赤道回到大西洋。

最後於五百年前,1522年9月,埃爾卡諾成功帶着十八人回到西班牙。當初有五艘船、共二百四十一名水手在這裏出發,而他們回來那天只剩下「維多利亞號」一艘。幸好,船上的香料可以抵銷所有旅費及補償金。西班牙國王查理一世認定埃爾卡諾乃首位完成環球航行的人,授予他養老金,以及一件帶有地球儀的盾形紋章,內裏用西班牙文寫上了「你先繞了我一圈」。

二:絕種的「傻瓜」渡渡鳥

不知大家有沒有聽過這道「IQ題」:「樹上有五隻小鳥。獵人開槍打掉了一隻,樹上還餘下多少隻小鳥呢?」才不會是四隻,因槍聲一響小鳥們便全都受驚而飛走了。

不過,在十六世紀「大航海年代」有一種鳥是「不怕」槍聲的。當時葡萄牙人繞過非洲「發現」毛里求斯(Mauritius)時,他們碰上一種前所未見的新品種雀鳥。牠比火雞大一點,不會飛,有記載此鳥可以重達五十磅。而這些怪鳥從未接觸過其他掠食者,也從未碰上當地食物鏈內的競爭者,對由歐洲遠道而來的殖民者更是毫無戒心。據說當聽到槍聲,牠們反而會好奇地走來看個究竟,可想而知葡人不費吹灰之力便能大量捕殺這種鳥類。雖然牠們難以吞嚥,但葡人還是大肆殺戮,並命名為渡渡鳥——葡語意即「傻瓜」。加上,豬羊狗貓等外來物種的輸入,不到一百年,原先在孤島上沒有天敵的渡渡鳥便全面絕種,這亦是「物種大交易」的其中一個結果。現今歐洲的自然科學館還可以看到渡渡鳥部分的遺骸 (或化石模型)。

三:持牌的海盜 法蘭西斯˙戴基

法蘭西斯.戴基(Francis Drake,右下圖)是英國探險家兼私掠船長,他被認為是史上第二位在埃爾卡諾之後完成環球航海的探險家。

戴基早在1567及1569年已進行了兩次橫越大西洋的探險航行。之後他再循當年麥哲倫的航綫出發,在南美洲的最南端發現了合恩角和德雷克海峽,再通過了危險的麥哲倫海峽,然後一路往北,越過今天的美國西岸,並到達北緯48度的加拿大西海岸,直至在無法通過結冰的北冰洋海域才停下(這是麥哲倫沒有發現的航綫)。後來戴基轉而南下橫越太平洋向西航行,橫越印度洋,繞好望角成功返回英國,當天是為離今天四百多年前的1580年9月26日。當時女皇伊利沙伯一世就曾親自登船賜戴基皇家侯爵之銜頭,在當時乃是至高無上的名譽。

及後戴基的成就更上一層樓,他於1588年成為海軍中將,並曾擊退當時如日方中的西班牙「無敵艦隊」。然而,在英國之外,戴基的聲譽截然不同,他的外號為惡龍(Dragon)——在中世紀西方視龍為邪惡及貪婪的象徵,而他亦被認為是臭名遠播、殺人不貶眼的海盜。

文:馮浩恩老師 圖:星島圖片庫、網上圖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