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緊急:營養不良危及無數生命!
2022.09.14知識無國界
近年,營養不良危機嚴重威脅很多國家和地區。無國界醫生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有超過2.32億兒童營養不良;聯合國報告亦指出,去年全球飢餓人數增至8.28億人。營養不良是導致近一半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潛在因素,它會削弱免疫系統,令兒童容易患上如瘧疾等致命疾病,這些疾病亦加劇營養不良,造成惡性循環。
●無國界醫生兒科醫生在阿富汗赫拉特地區醫院急診室檢查營養不良病人。©Tasal Khogyani/MSF
氣候變化成助燃劑
造成營養不良的原因很多,其中一個關鍵是氣候變化。所謂「望天打卦」,農業豐收與否,天氣從來是關鍵。極端天氣造成持續乾旱,人們無法種植和生產食物;反之,當降雨量異常增多,亦會帶來損害農作物的病蟲害,甚至淹沒整片農地,破壞整季的收成。所有事件都是一環扣一環,影響整個生態系統。
今年,非洲之角正在經歷40多年來最嚴重的乾旱。在埃塞俄比亞、肯尼亞和索馬里,部分地區連續四個雨季降雨不足,令民眾面臨飢餓威脅。聯合國估計,三地最少有1,860萬人面臨糧食供應極度不穩和日益嚴重的營養不良;到今年9月,人數可能升至2,000萬。
●一名無國界醫生在尼日利亞住院食療中心(Inpatient Therapeutic Feeding Centre - ITFC)為一名嚴重營養不良兒童檢查。©Nasir Ghafoor/MSF
最簡單又最難解的問題
應對營養不良危機的唯一做法,是確保人們能夠獲得食物,但在阿富汗、蘇丹、敍利亞等飽受衝突和經濟危機打擊的地區,許多人根本難以獲得包括食物、醫療護理和乾淨飲用水在內的基本維生資源,特別是因爆發衝突而流離失所的人。
在非洲之角以外,阿富汗亦是其中一個深受嚴重營養不良問題困擾的地區。該國多年以來衝突不斷,醫療系統已千瘡百孔,營養不良更成為當前最大危機。無國界醫生在當地的住院治療餵食中心於2021年5月至9月接收的人數,與2020年同期相比,增加近四成,情況堪憂。
另一關鍵:糧食危機
氣候變化以外,戰爭亦加劇營養不良。俄烏衝突對非洲、亞洲與中東地區的中低收入國家而言,可謂令糧食危機火上加油。烏克蘭和俄羅斯是全球糧食主要出口國,佔全球穀物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價格暴漲令不少依賴穀物進口的貧窮國家無力負擔。若果因戰事而減少出口的情況持續,今明兩年的全球營養不良人口,有機會增至最多1,300萬。
緩解危機路漫長
為緩解營養不良危機,醫護人員需要應用各種方法,例如即食營養治療食品(Ready-to-Use Therapeutic Food,簡稱RUTF),能治瘉高達90%沒有併發症的營養不良兒童。而在一些地區,無國界醫生正提早開展營養不良防治項目,在飢餓風險最高峰來臨之前,開始準備工作,例如向高危的人群派發營養補充劑,以及提供瘧疾等與營養不良相關疾病的疫苗接種服務。
營養危機的成因錯綜複雜,亦非一時三刻可以完全解決。人道救援行動必須持續,才能幫助最有需要的人們,拯救他們的性命。
●無國界醫生團隊使用「營養狀況量度尺」(Mid-Upper Arm Circumference,簡稱MUAC)快速篩查兒童是否屬於營養不良。©Djerabe Ndegrgar
●即食營養治療食品(Ready-to-Use Therapeutic Food,簡稱RUTF)©Djerabe Ndegr
知多點
非洲之角(Horn of Africa)位於非洲大陸南部,是世界上最不穩定的地區之一。 它由8個不同的國家組成,包括:厄立特里亞、埃塞俄比亞、肯尼亞、索馬里、蘇丹、烏干達、南蘇丹和吉布提。
如欲了解更多無國界醫生在全球各地應對營養不良危機的工作,可前往:https://www.msf.org/malnutrition
載自2022年9月14日《S-file公民科/通識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