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希特拉手表862萬成交 數十猶太領袖抗議

2022.08.04
27494 27494

美國馬里蘭州亞歷山大歷史拍賣會上售出了一隻手表,據傳是納粹德國獨裁者希特拉所擁有,成交價高達一百一十萬美元(八百六十二萬港元)。拍賣會方聲稱這次拍賣僅是為了「保存歷史」,但受到數十名猶太領袖譴責(1)

據悉,這隻手表可能是希特拉在一九三三年獲得的生日禮物,希特拉在該年當上德國總理、發動政變推翻威瑪民主政權,正式成立在二戰肆虐(2)歐洲、發動種族滅絕行動的納粹德國。到了一九四五年,這隻手表成為三十名法軍攻陷希特拉的貝格霍夫行館時取得的戰利品。

字詞解釋

(1)譴責︰責備。

(2)肆虐︰恣意作惡為禍。

文化知識

時辰

現代通用的西曆,把一天分為二十四小時,鐘表表盤以十二小時劃分,當時針走完兩圈即為一天。中國古代則以時辰為計時單位,古人將一晝夜劃分為十二時段,每一時段為一時辰,並以地支名稱命名。這種把一日分為若干時辰的計時方式,早於先秦文獻已有記載。

據《左傳.昭公五年》︰「卜楚丘曰︰日之數十,故有十時。」先秦時代,人們的計時法除了十二時辰外,還有把一日分為四時、十時, 甚或十六時等劃分方式。顧炎武《日知錄》便提到︰「古無一日分十二時之說……自漢以下,曆法漸密,於是以一日分為十二時。蓋不知始於何人,而至今遵用不廢。」

清代考據學家趙翼還在讀書筆記《陔餘叢考》中認為,把一天順序分為子、丑、寅、卯、辰等十二時辰的做法,成熟於東漢時期。蓋因漢武帝太初改正朔以後,歷代天文曆算之術日精,十二時辰之法得以訂立。

古代的時辰除了以地支命名,還按照晝夜變化,依序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