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巴黎鐵塔滿布鐵鏽 全面整修迎奧運

2022.07.12
27405 27405

建築師艾菲爾打造的巴黎地標艾菲爾鐵塔,高三百二十四米,落成於十九世紀末期,是全球最受歡迎的觀光景點(1)之一,平常每年約迎來六百萬人次遊客。但法國雜誌《瑪麗安娜》(Marianne)引述的專家機密報告提到,艾菲爾鐵塔狀況很差,滿布(2)鐵鏽,需要全面整修。一個匿名的鐵塔管理人形容:「簡單來說,如果艾菲爾親臨現場,大概會心臟病發。」

為了迎接二○二四年巴黎奧運,艾菲爾鐵塔正重新上漆,工程約需六千萬歐羅。這是鐵塔第二十度重新髹刷。但許多專家表示,油漆只是浪費時間和金錢。

字詞解釋

(1)景點︰風景區中最值得觀賞的據點。

(2)滿布︰遍布。

文化知識

應縣木塔

中國的塔樓建築源自佛教傳統,其中位於山西的「應縣木塔」,更是現存世上最古老的塔樓建築,其「筒中筒」結構及全木製構件的建築技術,體現了古代建築的高超技藝與智慧。

「應縣木塔」建於遼清寧二年(一○五六年),位於山西朔州應縣,全名為「佛宮寺釋迦塔」,因塔內供奉釋迦牟尼佛像而得名,又因為塔身全是木製構件疊架而成,故俗稱「應縣木塔」;應縣舊屬應州,故又稱「應州塔」。

木塔的結構複雜,外觀為五層六簷,為八角樓閤式木塔,內設九層,第二層以上各層平座內均為暗層,而木塔的明暗各層均有內外兩圈柱子,所有柱子用梁枋連接成筒形的框架,形成雙層「筒中筒」的結構,大大增強了塔的剛度。塔的每層由平座、柱、斗栱和屋簷組成,其中單是斗栱便有五六十種,不用一釘一鉚,正是由於這種雙層套筒式結構和大量斗栱的使用,令木塔歷經九百六十多年歷史的十餘次地震後,至今依舊巍然屹立。

相傳應縣木塔是遼代興宗皇帝為他心愛的妃子觀賞美景而修建。另有一說是興宗皇帝為讓他的王公大臣觀戰而修建。著名建築學者梁思成把應縣木塔稱為「獨一無二的偉大作品」,可惜上世紀三十年代,當地人曾擅自將二至五層的夾泥改成透風的格扇門,損壞了原來結構,往後三十多年專家一直商討修繕方案,卻始終因難度太大,至今未有定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