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英國足球文化Q&A

2022.04.28
27213 27213

每年的4至5月,英格蘭超級足球聯賽都進入白熱化階段,利物浦與曼城在今屆鬥得難分難解,成為體育新聞、社交媒體或親友茶餘飯後的討論焦點。不是球迷的你一定會問:「足球關我甚麼事?」球賽勝負可能與你無關,但足球牽涉的歷史典故,卻是與世界歷史文化息息相關,大家應該略懂一二。因此今期《S-File》也趁熱鬧,講一下英國足球,並從以下四個冷知識,告訴大家足球不只討論球星、球賽那麼簡單。

Q1:為何英國可以同時派出四支球隊出戰國際賽事?

在世界盃、歐洲國家盃這類國際賽,英國不會派出「英國國家隊」,反而是分成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及北愛爾蘭四支球隊參賽。

這是因為英國是一個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及北愛爾蘭構成的聯合王國,四個地方在文化、歷史及語言上都有差異。這些英國的構成國,在足球發展上都比其他國家走得更前,早於19世紀開創先河,各自成立足球總會,球技屬於世界頂尖。因此在1904年才成立的國際足協,亦尊重英國足球傳統,允許英國分成四隊參加國際賽。

Q2:為何英格蘭國家隊被稱為「三獅軍團」?

這個外號源於英格蘭隊徽上的三隻獅子,亦與英國皇室紋章有關。

在12世紀,英皇亨利一世的皇家旗上只有一隻獅子,後來他為紀念自己的婚事,將妻子家族紋章上的獅子也加入旗中,於是有第二隻獅子。至1154年,亨利二世的新婚妻子,其家族紋章也有獅子圖案,皇家旗順理成章改為三獅。數十年後,獅心王理查將三獅列為英國皇權象徵,往後的君主也繼續採用三獅紋章。

因此,英格蘭於1872年與蘇格蘭進行史上首場足球國際賽時,球衣的隊徽就已經是三獅,一直沿用至今。

Q3:球例由誰決定?

現代足球源於英國,但初期的球例頗為混亂,衍生不同版本,有些允許用手接球,有些則不允許,當時也沒有明確的越位規則。

1848年,一班熱愛足球的劍橋大學學生,在校內開會討論球例,同場還有伊頓公學、哈羅公學等代表參與。這次會議的成果豐碩,統一了球例,得出十一條的「劍橋規則」,界定何謂入球、出界,也說明何時用手或腳接球,成為現今球例雛形。

Q4:足球的英文是football還是soccer?

1863年,英格蘭足總(Football Association)成立,根據足總訂立的規則所踢的足球,被稱為「association football」,也就是今日廣為人知的足球形式;但同時還有其他類型的足球存在,據說在1823年,有英國人決定在足球比賽中抱着皮球跑動,促成欖球(rugby football)誕生。後來這兩項運動都有了簡稱,欖球是「rugby」;足球先是「assoccer」,最後變成「soccer」。但英國人並不習慣「soccer」,他們較常用「football」。

美國的情況剛好相反,當地人在19世紀末發展出類似欖球的美式足球(gridiron football),他們會直接稱為「football」。因此美國的英式足球員,就用「soccer」稱呼他們的運動,自此英美兩地的「football」大不同。

 

 

 

 

 

文:方俊希 圖:星島圖片庫
未有相關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