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印尼禁棕櫚油出口 衝擊全球糧油市場

2022.05.10
27143 27143

全球最大棕櫚油生產國印尼,開始全面禁止棕櫚油出口,覆蓋整個棕櫚油產品的價值鏈。鑑於(1)印尼在全球食用油供應中的重要地位,相關禁令可能加劇國際糧油價格上行壓力,凸顯(2)全球糧食安全挑戰。在新禁令影響下,至少有二十九萬噸本應運往印度的棕櫚油,被困在印尼的港口和油廠。

棕櫚油除了可用於食品製造外,還可用於生產肥皂、口紅,甚至打印墨水等。印度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棕櫚油進口國。印度有官員說,該禁令生效後,將導致印度出現植物油短缺。

字詞解釋

(1)鑑於︰洞悉而有所警惕。

(2)凸顯︰凸出顯現。

文化知識

古代食用油

現代食品製造中經常使用棕櫚油,或花生油、芝麻油、大豆油、橄欖油等植物油作為主要食用油,但榨取植物油需要使用特定器具,古代在榨油技術還未出現之前,主要的食用油是從動物身上提煉的脂肪。

據文獻記載,古人很早已懂得在烹飪中使用「膏」,即動物脂肪,《周禮.天官.應人》提及不同季節還須使用不同的油:「凡用禽獸,春行羔豚,膳膏香;夏行腒鱐,膳膏臊;秋行犢麤,膳膏腥;冬行鱻羽,膳膏羶。」春天用牛油煎小羊及乳豬;夏天用犬油煎乾雉和乾魚;秋天以豬油煎小牛和小鹿;冬天以羊油煎活魚和鳥類。

春秋時期,人們懂得以杵臼等器具榨取植物中的油,但植物油大多用作照明等生活用途。到了漢代,隨着胡麻從西域傳入,芝麻油等可用作榨油的植物品種增多,生活用油也更多元化,但食用油還是以動物油為主。北宋開始,人們才普遍食用植物油,《夢溪筆談》便曾提到︰「今之北人喜用麻油煎物,不問何物,皆用油煎。」可見麻油已成為當時北方主流的食用油。

受各地自然條件影響,不同地區適宜種植的油料作物品種也不同,例如清代的南方大部分地區,茶油、菜子油是生活中的主要用油;山區則多用核桃油、茶油、桐油、烏桕油等木本植物油或某些動物油;沿海、沿江地區則多用魚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