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港故宮館「敢為天下先」 七月開幕展「傳」新體驗

2022.05.05
27137 27137

西九文化區另一重頭項目——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將於七月開幕,近八千平方米的展覽廳一口氣推九個主題展覽。今次北京故宮來港的文物數量更是史無前例(1),焦點展品除了清代帝王生活所用的珍品,更會以新媒體手法,展示清代帝后肖像(2)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領軍人物之一、副館長王伊悠表示,「創新」將是團隊重要任務,將傳統糅合新媒體展示,亦有傳統與當代藝術對談,坦言要「敢為天下先」,「我們要有新的想法與視覺,給觀眾帶來嶄新體驗」。

字詞解釋

(1)史無前例︰以往從未發生過。

(2)肖像︰利用繪畫、雕塑、攝影等方式所形成的人物像。

文化知識

敢為天下先

「敢為天下先」一句出自老子《道德經》的「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原意是指領導者要有「謙讓」的「不爭」德行;後來衍生的「敢為天下先」一語,則是強調勇於開創,雖然意思不一,但兩者也並不相悖。

「不敢為天下先」之語見於老子《道德經》第六十七章:「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老子說的「三寶」,意思是為政者要有三種可貴的美德或原則,即「慈」、「儉」、「不敢為天下先」。

「慈」是指廣義的慈愛之德,為政者的「慈」,是重視和愛護百姓,慈可以生出維護百姓福祉之「勇」,如只勇不慈,勇可變成對百姓的逞暴。「儉」是指廣義的節制儉約之德,為政者不但要在財用上儉約,還要在精神上儉約,不為私欲擴張領土,少用民力而順應自然的話,反而可使民眾土廣,不招戰火禍殃。「不敢為天下先」是指謙讓之德,為政者凡事謙讓才可獲人民由衷感戴,推崇為天下領袖;謙讓亦是一種「不爭」之德,為政者不以己利而爭先,「故能成器長」,「器」在這裏指天下,意思是天下便可因應萬物之性,使百姓萬物各遂其天性而健康生長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