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四首陪你應考的好詩

2022.04.29
27126 27126

四月,香港學子在艱難之中繼續奮進;尤其是公開試考生,在持續疫情下仍要勇敢面對人生難關。十多年磨礪學業過後,尚有更漫長的人生道路等着各位開拓,一如古往今來的寒窗士人。想當年,他們是怎樣勉勵自己、鞭策自己的呢?讀書,是否純粹因為「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還是他們在勤勉不怠之中,找到求學求真的樂趣,驅使人生不懈向前?他們又怎麼吟詠出這種志趣,留下佳句名篇,與各位後輩共勉? 今期《S-file》精選四首好詩,陪你從古人絮語中找到學習的力量。

 

第一首:孟郊〈勸學〉

文憑試中文閱讀卷中的「十二篇指定篇章」是每屆考生必須熟讀的,其中荀子〈勸學〉更是談學習的名篇。原來,唐朝詩人孟郊也寫過一首〈勸學〉詩。

「慈母手中綫,遊子身上衣」,相信讀過孟郊代表作〈遊子吟〉的大家都知道孟郊前半生貧苦,遊歷四方而不遇,一直考到四十五歲才在科舉試登進士第。論「考公開試」,他不是最聰明、最有才華的「高才生」,卻總算得上最有毅力的一位吧!以下是他的讀書心聲:

我們來一起初步了解這首詩的內容:石頭互相撞擊,才會產生火花和煙;人,要學習才懂得道理,不學習,不符合自然之道。萬事都要靠自己去領略,別人的努力成果,始終非我所有。趁還青春,應及早行動,少年時光豈能長久?

這首詩以擊石有火這物理現象作開端;與荀子一文大量使用自然現象作喻(水結為冰、聲音順風傳得更廣等等),有異曲同工之妙。想一想,人不也是一樣嗎?只有意念碰撞、注入新想法,思考才會靈敏,腦筋才會靈動,否則便真是「石頭腦袋」了。萬事萬物,都得要親自掌握和實踐;世上「生而知之」的天才,畢竟萬中無一。孟郊說「不學非自然」,實在饒有哲理,自古以來的人類文明,從鑽木取火,到斫木為輪,從蒸汽渦輪,到妙用可再生能源,便是從不斷學習、不斷演變之中前進的。公開試固然重要;讀書、學習,除了是應付考試外,還是一個人、一代人進步的原動力。

第二首:朱熹〈觀書有感.其一〉

說到從自然現象中悟出道理,宋代文壇領袖朱熹的兩首〈觀書有感〉是非常著名的佳作。朱熹是一代大儒,親自注疏《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列之為必讀的《四書》,奠下明清兩代科舉的框架。有一次,他從眼前湖中的清水,領悟出求學之道:

上半兩句,半畝方塘中的水像鏡子般明淨,照見天光雲影,是出色的描寫;話鋒一轉,塘水如此清澈,背後原因是甚麼?原來是水塘有一個永不枯竭的源頭,為其灌注鮮活的水。「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便成為持續學習、自強不息、保持開放態度的至理名言。

這首詩妙趣的地方有二:第一,全詩沒有一句實寫「讀書」,卻妙用比喻來談讀書之道;第二,是「渠」字並不解作水渠,而是「它」,相當於我們粵語的「佢」:「我試問佢,點解你嘅水咁清㗎呢?」學習,貴乎吸取新知,開拓思維,新舊想法相互印證,心靈才得以澄明如鏡,不然,便是一潭死水了。讀書,也不能死讀眼前三數本;旁徵博引,聽聽別人看法,才是真正的「活學」呢!

第三首:朱熹〈觀書有感.其二〉

說到水的意象,除了是靜態的湖水外,朱熹在〈觀書有感.其二〉還寫過動態的江水:

 

詩人寫道:平日的大船巨艦,要花費氣力才推得動;現在春天江水潮漲,行舟就如一片鴻毛般輕盈從容了。前二句與後二句,形成了強烈對比。此詩與讀書何干?詩中順勢的江水,就如人的悟性,可以推動笨重而死板的知識;死記硬背是無法令人寸進的,必須靠靈動的水來順水推舟。不知道你是否也一樣,讀書讀至「拉牛上樹」般痛苦呢?是內容過多、時間運用不當,還是讀不得其法呢?

水,同樣也可以理解為「浮力」;而船,便是你的人生旅程。高漲的水,就如積累的知識,有了豐厚儲備,才可以推進自己乘風破浪,展開萬里航程。不少人年少時沒有珍惜讀書時光,到後來在社會上打滾,才明白裝備自己的必要。知識不一定來自書本,知識無處不在,就只差人們有沒有求知之心而已。雖說水向東流,無法逆轉,但人生路長,做到老、學到老,不論何時省悟而力求上進,都是「未為晚也」!水能洗滌心靈,又能送君千里。讀書也是如此!

第四首:于謙〈觀書〉

于謙是明代名臣,明成祖永樂時中進士,英宗時任兵部尚書,臨危受命保衞京師擊退外族入侵,可謂文武雙全了。他有一首〈觀書〉寫自己的書室,亦告訴大家愛書愛學習是怎樣一回事:

于謙並非從考取功名的角度來看讀書意義,亦不是循「學聖賢之道」、「修身齊家」的儒家傳統來論讀書價值。他在本詩,寫的是一種純粹的「賞心悅目」——讀書,愛書,本身便是一種莫大的享受,一種精神層次的滿足。書本,像好朋友,朝夕相對,是多麼的親厚;擁有一室書香,多麼令人顧盼自雄。

值得細味的是于謙的「用典」:「活水源流隨處滿」一句,化用了前文所述朱熹名句「為有源頭活水來」的寓意。心中有活水,有如大地有生機,東風一吹,心靈也開滿了花;末二句寫「金鞍玉馬」的達官貴人,也未必能領略與書為伴的明媚風光。

 

謹此祝願香港學子,有書作伴,心如活水甘泉,燃着一團求知之火,走出自己的萬里鵬程!

文:小魚老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