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團體指金花清感顆粒 可減長者新冠重症率

2022.04.19
27064 27064

政府向市民派發三款中成藥,包括「連花清瘟膠囊」、「金花清感顆粒(1)」、「藿香正氣片」。「香港中西醫結合抗疫聯盟」發現,一所安老院獲贈內地供港中成藥之一的金花清感顆粒,染疫長者服用金花清感顆粒後,均沒有出現重症,認為該藥物有助減輕重症或入院率,但提醒脾胃虛寒者要慎(2)用。

聯盟表示,一所出現爆發的安老院二月底獲贈金花清感顆粒,上月初陸續安排七十五名院友服用,其中六十九人其後確診,平均年齡八十一歲,但無出現重症或死亡個案,亦未見服藥後的不良反應;三周後再進行核酸測試,四分三人已經康復,另外四分一人亦只有低病毒量。

字詞解釋

(1)顆粒︰粒子。

(2)慎︰小心。

文化知識

瘟、疫、癘、瘴

政府向市民派發三款中成藥,其中以「連花清瘟膠囊」最為人熟知。藥名中的「瘟」,本義是流行性急性傳染病,常與「疫」字連用,不過前者使用範圍更廣。除了「瘟」、「疫」兩字以外,常見的還有字形相似的「癘」和「瘴」,四字本身都有傳染病的含義。

「癘」、「疫」兩字最早見於先秦時期;「瘟」、「瘴」兩字則晚至魏晉以後才出現。先說「癘」,據《廣韻.泰韻》︰「癩,疾也。」《說文》︰「癘,惡疾也。」「癩」是毒瘡、惡瘡的意思,未有「癩」字之前,是以「癘」來表示。「癘」與「厲」同音,都有厲害的意思。

「疫」的本義是流行性的傳染病。《說文》︰「疫,民皆疾也。」可見「疫」是側重於疾病的流行性,不管年長年幼都患上相似的傳染病,無所倖免,因此亦有蔓延的本義,多與瘟、瘴、癘三字連用,表示該傳染病的總稱,如「瘟疫」、「瘴疫」、「癘疫」等。古人認為疫病是癘鬼在作祟,故「疫」又可引申表示癘鬼。

至於「瘟」和「瘴」,前者的命名從「溫」,可知是與溫度有關的急性流行傳染病,故「瘟」病也含有「熱」義;除可表示人的傳染病,也表示牲畜、家禽的傳染病,如「豬瘟」、「雞瘟」等。而「瘴」的含義是山林間濕熱的毒氣,即瘴氣,是嶺南地方常見的多發病,側重於地域和傳染的特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