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以「職業教育」回應香港未來社會的人力需求?

2022.04.04
26963 26963

公民視野

公民視點

人力資源需求的轉變

香港政府於2019年發布「2027年人力資源推算」,從宏觀層面評估本港未來人力供求,探討補足香港人力資源的數據基礎。根據文件所作出估算,預計本地整體經濟的人力需求會由2017年的361萬人增加至2027年的374萬人,即平均每年增長0.3%。隨着香港經濟邁向高質素及高增值發展,在廣泛界別中,人力需求增長速度較快的經濟行業有專業及商用服務業(平均每年增長1.4%)、資訊及通訊業(1.2%)、金融服務業(1.1%)、社會及個人服務業(0.9%)、地產業(0.8%),以及建造業(0.5%)。

因應職業結構的轉變,社會對於未來人力會隨之改變。香港政府推算高技術職業組別(即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專業人員,以及輔助專業人員)的人員所佔比例會增加(由2017年的42.8%上升至2027年的46.4%),而屬非高技術職業組別(例如文書支援人員、工藝及有關工人和非技術工人)的人員於同期所佔比例則會下降(由2017年的57.2%下降至2027年的53.6%)。



職業及專才教育的重要性

勞動人口萎縮必然增加本港經濟增長的壓力。為應對人力市場發展,政府認為培育更多優質本地人才是關鍵。故此,政府於2018年成立「推廣職業專才教育專責小組」,檢討及考慮如何在香港加強職業及專才教育,以培訓人才和提升人才的質素。

專責小組認為,本地勞動人口應具備專業的工作技能、應用知識和重要的軟技能;他們亦應具備一定水平的數碼能力,方可配合漸趨自動化的工作環境。因此,小組強調高等教育的價值和定位,並建議哪些課程應具備以下明顯有別於大學學位課程的獨特之處:

1.資歷級別應與傳統學術學位相同(即定為資歷架構第五級);

2.收生要求應更靈活。除學術成績外,亦應考慮其他相關因素(例如技能為本的能力和成就、工作經驗等);

3.應用學位課程應着重培養應用能力、結合理論和實踐、提供大量的實習和職場學習機會,並為畢業生作好投身特定行業的準備,但同時能夠銜接其他資歷;以及

4.應用學位課程必須由業界積極參與發展,並獲相關行業認可。



公民思考

隨着疫情爆發、移民潮漸漸形成,香港社會勞動人口必然進一步萎縮。同時,專責小組亦指出,世界各地對於人力資源需求,亦有所增加。

面對未來世界的人力資源需要求:

‧你認為未來社會人力資源,應該具備甚麼技能?

‧現今年輕人該如何裝備自己,以回應未來社會人力需要?

公民素養

職業技能是重要的公民素養之一。為了未來人力需求,專責小組強調軟技能、工作態度和職業語言能力在職專教育的重要性,並建議學院應加強培訓從事輔助專業程度工作所需的職業和非技術的基本技能,例如適應能力、協作能力、創意思維、溝通技巧等。

載自2022年4月4日《S-file公民科/通識大全》

文:鄭德禮博士 圖:星島圖片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