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瓜〉葉靈鳳
2022.04.01〈黃瓜〉葉靈鳳
(1)蓄意要去了許久的西湖,終於在這秋高氣爽的時節實現了。於是在一個晴暖的上午,一座吐煤煙的怪物便將幾條不甚肥壯的黃瓜從滬杭道上運到了杭州。
(2)幾年不見的杭州市,一切都與杭州人的說話一般,似乎仍是重溫舊夢,不見有怎樣新鮮的氣味。
(3)小小的變遷原也是有的,這只要從電桿木和橋梁上便可以看出。每一根電桿木,每一座橋梁,上面總是「禁止招貼」,轉過去便是粉藍色的「今訓」。
(4)兩尺深的西湖水,映着橋洞裏粉藍色標語的倒影,連一條小蒼魚也會覺得這確是一種新點綴。
(5)許是去得太遲了。博覽會幾座莊嚴富麗的門樓已經破爛得露出裏面的紙筋和木條。有人說這次西湖博覽會收入不敷所出,恐怕要賠本。我覺得博覽會的目的若是在賺錢,那賠了本確是可惋惜的事,否則若是要借此「發揚光大」,那又何惜乎這幾個毛錢?錢的來源本與地下的煤層一樣,只要「在上」的人精幹發掘,原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6)醋魚吃過了,醉蝦吃過了,泥滑滑的蓴羹也吃過了。黃瓜身上的皮便一張一張的被人刨去。可是黃瓜兒並不見得怎樣的瘦,而刨黃瓜的人也不見得怎樣的肥。
(7)我的「寒舍」是在拱宸橋的,所以這次到了杭州之後,便也「回府」一次,據說二十年前的拱宸橋是一個金迷紙醉的熱鬧場所,可是此刻卻冷落異常。馬路高低不平,碎石如釘,我住了幾天,跑壞了我一雙新買的漆皮鞋。
(8)僱了一輛「愛山克水」的汽車,我們便從拱宸橋跑到杭州,將飛來峰虎跑六和塔跑了一周。靈隱的山門被燒去了,此刻正在重建。建築的地方大約怕遊人走過時發生危險,所以樹上掛了一面牌子警告,可是他寫的卻是「此處禁止不准通過」。
(9)逛西湖的黃瓜,照例的,去的時候身上是塞滿了鈔票,回來的時候,黃瓜肚裏卻變成充滿了醋溜魚和龍井茶,手裏提着油紙傘小木魚,身邊剩着恰夠回府的川資。
(10)敲着朱紅的小木魚,對了從飛來峰洞口買來的鐵魁星,我一直到此刻還憧憬着城隍山上那一種廟宇櫛比,香煙繚繞的盛況。我見了廟裏堆着的那許多紙錠,我才悟出杭州市為甚麼禁止叉麻雀而不禁止燒香的真理。
文中說的黃瓜,並不是指吃的黃瓜,而是指同遊杭州的作者與友人,所以說火車(吐煤煙的怪物)把「幾條不甚肥壯的黃瓜從滬杭道上運到了杭州」。看第一段也許還未完全明白這個意思,但讀到尾二段,便夠清楚了。
本是一篇平凡的遊記,記的事很尋常,但作家總有辦法「化腐朽為神奇」,例如把自己稱作黃瓜,把火車變成「吐煤煙的怪物」,還有視角的切換,說到西湖橋上新的標語,「連一條小蒼魚也會覺得這確是一種新點綴」,便借用了魚的視角。莊子不是說「子非魚焉知魚之樂」嗎?作家便有感知其他事物感受的本領。
寫遊記很多時都順着行程寫,如文中寫訪西湖,吃醋魚,回拱宸橋的「寒舍」,僱車遊飛來峰,跑六和塔等……很容易寫成流水帳,也容易變成散亂。故此遊記最好有一個主題或重點。
此文的主題或重點是甚麼呢?是錢。仔細讀的話,你會發現文中到處都提到錢,有明示的,例如西湖博覽會入不敷支、錢的來源本與地下的煤層一樣、「我」見了廟裏堆着的那許多紙錠,明白杭州不禁燒香的真理,因為燒香是一門賺錢的生意。至於暗示的,則有「幾條不甚肥壯的黃瓜」,意思是作者與友人並不富有、黃瓜身上的皮便一張一張的被人刨去,意思是吃醋魚和醉蝦花了不少錢;尾二段雖然仍自稱黃瓜,但跟明示也沒多大分別了。
有了主題或重點,遊記才不致散亂,作品也會有焦點,令內容更富意思。
練習題
1.第四段中「一條小蒼魚也會覺得這確是一種新點綴」,用了甚麼抒情手法?試加以說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據全文,「黃瓜」和「作者及友人」有甚麼共通點?試舉出一種,並加以說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最後一段「我見了廟裏堆着的那許多紙錠」一句,與文章主題甚麼關係?試按文章內容加以說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描寫手法:間接抒情/借物抒情(1分)。作者借用魚的視角(1分),將自己認為標語新奇的感受表達出來。(1分)
2.兩者的共通點都是身上的東西慢慢減少。(1分)黃瓜的皮慢慢地被刨去,(1分)作者和友人身上的金錢則在不斷花費下慢慢減少。(1分)
3.文章的主題是指作者在遊覽的過程中不斷花錢。(1分)而「我見了廟裏堆着的那許多紙錠」一句的中的「紙錠」則暗指金錢,(1分)意思則指很多人在此花錢,(1分)正和文章主題相呼應
文:可洛、鍾超勇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