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認識流寇王‧黃巢

2022.03.10
26907 26907

提到民變,相信諸位都可以聯想起許多教科書上的人物,當中唐末的黃巢可以說是表表者。黃先生本來是個謙恭有禮的讀書人,但屢試不第而走火入魔,後成為唐末的「殺人王」,干擾當時朝局十多年,亦有史家認為他就是壓毀盛唐的最後一根稻草。今期《S-file》將會為大家講述三個與黃巢有關的軼聞,帶你探討黃巢的暴力人生,從中認識唐末的瘋狂政局。

落第書生 霸氣金句

「滿城盡帶黃金甲」這句不只是電影名稱,最初乃出自唐末民變領袖黃巢的詩句。黃巢祖上是鹽販,換句話說都是當時的小康之家,可惜他苦讀多年乃無功名。據聞當年這個祖籍山東的考生在長安落第時,寫下了這首〈不第後賦菊〉,通過讚賞菊花來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情懷。

首句「待到秋來」即重陽佳節前夕,透露出一種呼喚準備起義的情緒。次句「我花開後百花殺」,以金菊(自己)的盛開與百花(李氏皇朝)的凋謝來凸顯其頑強的生命力。而第三句「衝天白陣透長安」,即為濃郁及直衝雲天的香氣(白陣)「透進」長安城的每一個角落,表示黃巢及其部眾豪放不羈的情懷。最後傳誦多年一句「滿城盡帶黃金甲」,展示出菊花無處不有,遍滿京都;而「黃金甲」之意更為明顯,描寫了重陽節時菊花奪魁天下時的奇觀,有人認為這是暗示長安城內盡是黃巢之兵,展現破舊立新的起義情懷。

恐怖魔王 人肉當肉糜

《舊唐書》記載:「巢怒,縱兵屠殺,流血成川,謂之洗城。」即唐末「前無古人」的黃巢流寇大軍所過之地,只顧殺人、搶劫、吃糧,叫「洗城」。他們不但零建設,更令人口暴減、赤地千里。

不過,最可怕乃《舊唐書˙黃巢傳》記載:「賊圍陳郡三日,關東仍歲無耕稼,人俄倚牆壁間,賊俘人而食,日殺數千。」關東一帶城破田荒,四處都是無糧可食的餓俘,而黃巢大軍則索性殺人當飯吃,更日殺千人。

然而,沒有最變態只有更變態。《新唐書》則指出:「賊有舂磨砦,為巨碓數百,生納人於碎之,合骨而食。」即黃巢大軍有數百巨碓(大石磨),各日夜趕工、流水作業,將活生生的男女老幼統統扔入巨舂,連肉連骨連毛髮磨成一堆堆的「肉糜」,更給這裏命名為「舂磨寨」——用今天的語言,即是「人類絞肉機工廠」。而當陳州的老百姓被吃光了,流寇就「縱兵四掠,自河南、許……等數十州」(《資治通鑑》),以確保人肉源源不斷送上。上述全部正史記載,及後歷朝都引以為鑑。

流浪寇賊 沒有根據地

黃仁宇《中國大歷史》這樣說:「黃巢這位歷史上空前絕後的流寇發現唐帝國中有無數的罅隙可供他自由來去。他渡過長江四次、黃河兩次。各處地方官員只顧本區的安全,從未構成一種有效的戰略將黃巢網羅。」早年黃巢跟着同鄉王仙芝在山東一起「幹大事」,後來二人拆伙,黃巢率部在山東來來回回。

沒有根據地的黃巢向西攻入河南,卻吃了敗仗,他便率軍南下進入湖北,後來乃在安徽及河南一帶流動。好景不常,又被淮南節度使高駢打敗,黃巢在江南也無法立足,率軍渡江南下,隨即「開山路七百里」進入福建,後來更轉入當時少有中原亂事波及的廣東省。而當時廣州對外貿易繁榮,朝廷設有專責的部分管理,當黄巢攻陷廣州後,大量屠殺當地的猶太人、穆斯林、基督徒、拜火教徒,據報被殺人數可能有十多萬,當時稱為「廣州大屠殺」,是唐宋時期少有涉及外國人的亂事。

到公元881年,黃巢回師攻入長安,唐僖宗逃離,黃巢未派大軍追擊,卻留在長安稱帝,建立「大齊」。起初很受長安群眾歡迎,四年後,唐軍反擊成功,黃巢倉促逃亡卻被地方武裝所殺。一代流寇王的首級被斬下獻給了唐僖宗。

文:馮浩恩老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