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DSE核心科備戰系列】英文科小心審題免失分 「摘星」宜多讀不同文體

2022.03.07
26900 26900

     第五波疫情雖然仍然嚴峻,但教育局已經宣布,文憑試會盡量於下月二十二日如期開考。為幫助同學在疫下備戰,《星島教育》推出「備戰文憑試」系列,今日先由聖士提反書院英文科老師譚梓恆,為考生分享溫習和應試攻略。他表示,今年英文科再次取消口試,英文能力較弱的學生,可透過多操練試題「搶分」;若目標是「摘星」,則要留意各卷的問題字眼及答題要求,避免因大意而失分。(四之一)

記者:方麗盈攝影:黃頌偉 部分圖片:星島圖片庫

    中學文憑試英國語文科因疫情緣故,原定重辦的卷四說話能力再次取消,變相增加了其餘三份試卷的佔分比重。曾是聖士提反書院文憑試狀元、現為該校英文科老師的譚梓恆表示,英文能力強的學生在口試方面會較有優勢,對他們來說是可以「拉高分」的一份卷,但在新安排下,所有考生均只主攻三份筆試,讓英文能力較弱的學生,可透過多操練試題,而爭取更好的成績。

  其實英文能力強的學生,要在考試時得到第四或第五級,難度並不高。不過,考生若想「摘星」,便須特別留意每份卷的問題字眼及指定答題要求。譚梓恆指,卷一閱讀能力多數的問題答案,都可從文中找到,但有學生因「盲目亂抄」而使答案不準確,「部分學生對抄寫答案存在誤解,認為抄得多,便容易得到高分數。其實抄寫的答案如前後矛盾或答非所問,反而不能得分,所以考生要多留意問題字眼,並小心篩選抄寫的內容。」

慎選內容 全卷覆檢

  譚梓恆又指,卷一的題型多變,例如有多項選擇題、長問答題、是非題等,其中的填充題或須從原文尋找答案,但有些學生會忽略這個答題要求,改而自行填寫詞語,「又例如辯證錯誤題,有些題目會提示考生一句共有多少錯處。如果大家沒有根據錯處數量進行改正,即使其中一個答案正確,也不會得分。」

  譚梓恆提醒考生,切勿對簡單的題目掉以輕心,完成試卷後須預留時間檢查所有題目。他表示,有些學生只會檢查較難的題目,但針對這些題目,除非是考生突然「靈機一觸」,否則很有難會在短時間內想到正確答案,故大家毋須與其「糾纏」,反而要確保容易的題目可以全取分數,不能因語法錯誤等大意問題而失分。

用字精簡 構思大綱

  在卷二寫作能力方面,譚梓恆指有不少考生為了爭取高分數,背誦深奧的英文生字。他認為,這舉動在本質上並沒有問題,但如果在寫作時沒有正確使用,便會出現突兀或上文不接下理的情況,讓考官不明白句子所表達的意思,「例如『buy』的同義詞是『purchase』,兩者都有『購買』的意思,但後者的用法會較為正式,考生要多留意生字的常見用法及搭配。」他強調,相比起難以理解的文章,考官會對用字簡單直接,而且容易明白的文章較有好感,所以在使用深字的前提下,是須確保句子通順,並且可以傳遞意思。

  譚梓恆建議考生在寫作前,花五至十分鐘構思大綱,以確保文章各段落的主旨相同。他解釋,有些考生急着下筆,導致段落內容的開首與總結不符,使組織(Organization)部分的分數較低。另一方面,卷二對寫作字數有限制,但大部分考生均會書寫超過限制字數,以獲取更高分數,但他提醒考生,寫作內容須言之有物,並不是重複,或對豐富文章內容沒有幫助的文字 。否則只會「得不償失」,增加了被扣分的機會。

掌握次序 注意文法

  英文科卷三聆聽及綜合能力,是三份筆試中佔分比重最高的分卷。譚梓恆說,考生在甲部聆聽部分的常犯錯誤,主要是串字及文法,「錄音帶內未必會清楚讀出複數詞語,即是『s』或『es』尾的字,所以考生須根據文中的前文後理填寫正確的詞語形態。」另外,該部分的最後一個試題任務,會出現較多問答題,考生要特別留意話語內容的先後次序,以免錯失重點字眼。

  在乙部綜合能力方面,譚梓恆觀察到學生的做卷時間較緊逼,因此他建議學生在完成甲部後,立即查閱閱讀材料(Data File),並各花約二十分鐘完成三篇文章。他表示,大部分英文能力高的考生,在內容(Content)部分都能取得高分,但在語言(Language)部分或稍有疏忽,例如在閱讀材料中出現「shouldn't」,考生沒有在文中改寫為「should not」,故大家若有時間檢查試卷,可特別留意這個部分。

慎選B1或B2 按文體揀題

  考生可在英文科卷一及卷三的乙部,選擇作答難度較低的B1試卷或較困難的B2試卷,但做B1試卷最高只可得到第四級,而B2試卷則是5**。譚梓恆表示,考生須在考試前決定作答哪一份試卷,並把握剩餘的時間,針對該試卷作準備。他認為,學生可從日常操練試題的經驗了解個人能力,從而選擇合適的試卷。如果學生無法決定,可以詢問日校老師的意見作參考。

多讀網誌報章傳記

  除了選擇B1或B2試卷外,考生亦須在卷二寫作乙部,從八條題目中選擇一題作答。每題各關於不同主題,例如社會議題(social issues)、流行文化(popular culture)、戲劇(drama)等。譚梓恆認為,學生須選擇擅長的文體,例如議論文、建議書、短篇故事等等,而不應只根據主題作選擇,「假設一位運動型的學生,直接選擇了有關運動主題的題目,但該題是議論性質的文體,要求考生以正反兩面,討論校內的運動課,是該名學生不擅長的寫作文體,這樣會使他未能發揮應有的寫作水準。」

  距離英文科開考的時間不多,譚梓恆建議學生在空餘時間,閱讀非小說(non-fiction)類書籍或文章,「英文科卷一近年的文體趨向多元化,例如有關於作者生平的故事、網誌、報章等非正式文體。」他表示,學生較少閱讀此類文體,在卷一考試時,若問到有關於文章的深層意思,或一些修辭手法,例如比喻、諷刺位置等,考生或會因不理解文章而不懂作答,故學生可多閱讀此類文體,並了解其寫作特色。

檢查針對常犯錯誤

  另外,英文科卷二及卷三均須寫作文章,故考生要特別留意文法的使用。譚梓恆明白,學生因考試時間限制關係,未必能仔細檢查文法。因此,他建議學生在考試前操練試題時,記錄下常犯的文法錯誤,如時態(tenses)、介系詞(preposition)等,並在考試的時候針對這些常犯錯誤作檢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