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投稿 龐榆濱
2022.03.11〈最佳老友〉
龐榆濱 中二 元朗公立中學校友會鄧兆棠中學
我的好友多得就像晚上天上的繁星,又或是沙漠中的沙子,但是,唯獨有一位朋友卻是繁星裏最大的一顆,沙漠裏的一棵小仙人掌,她也是我的「最佳老友」!
五年級的時候,因為家庭的原因,讓我從熟悉的家鄉,來到了香港這個陌生的地方。那時,因為是插班生並留了一級的緣故,讓我很自卑,總感覺和同學們沒有話題,幸好她的出現改變了我。
她叫鄭允知,當眼看見她時,好像是天上下凡的仙子,眉毛叛逆地稍稍上揚,長而微卷的睫毛;朝露一樣的眼睛、英挺的鼻子、玫瑰花瓣似的小嘴唇、小麥色的皮膚,美不勝收。
是善良的她從角落中把我一步一步地走近大家,融入這個群體。
然而,和她容貌相反的是:她酷愛體育;打籃球時,總能像貓咪一樣,靈活避開敵隊的防守,把籃球傳到隊友手中。田徑比賽時,總能像兔子一樣,「瞬移」到終點綫!她也是我們班裏最粗魯的女生,和男生稱兄道弟等都是小事,做事馬馬虎虎的,講話大大咧咧的,那時的班主任總跟她說:「你一個女孩子這麼粗魯,將來有哪個男生敢要你?」她總是打趣說以後會自己賺錢,獨自美麗!
上了中學後,大家都考上了不同的學校。沒有了她,我又重新回到那個自卑的我,開學的第一天就被排擠了,只因為我說普通話,我雖沒有理會,他們卻變本加厲,開始歧視我,給我取外號,甚至是「人身攻擊」。雖然感到傷心,但她每次都氣呼呼地說要幫我教訓那些人,看到她的勇氣,我每次都感到很窩心。在她的開導下,我開始嘗試去面見社工,也嘗試去結交新朋友。每當她跟我分析時,那些父母老是在我耳邊老生常談的話語,卻每次都能勾住我的心弦,說到我心坎裏。她教會了我不少做人的道理。
我們許下一個諾言,天崩地裂也不會絕交。她在我的世界裏,不是朋友,是家人,是一個教導我成長的大姐姐,也是我心中永遠的「最佳老友」。
她在我的心裏,是那顆最大、最閃爍的星星。
描述具體活現人物形象
這是一篇記人敍事之作,在記述一段友情的同時,描畫出一位小美人的形象。文中說,「我」五年級的時候隨家人移居香港,初來乍到,人地生疏,加上降級插班,很是自卑,是她的出現改變了「我」。這位叫鄭允知的女同學,人美心好,酷愛體育,與男生稱兄道弟,可想是個頗有人緣的活躍分子。在善良的她引領下,「我」融入了群體。兩人結下深厚友情,這位勝似家人的大姐姐,也成了「我」心中永遠的「最佳老友」。
成語有言「畫人難畫鬼易」,確實,刻畫一個人物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一般來說,描寫人物要做到「真」與「活」,讓讀者「看得到、聽得到、想得到」。本文作者對鄭同學的描繪,有兩點值得肯定,一是人物真實可信,沒有刻意拔高、塗脂抹粉;二是描寫具體可感,很好地還原了人物的面貌與性格。這位天仙般的小美人,眉毛叛逆地上揚、睫毛長而微卷,眼睛、鼻子、嘴唇、皮膚都「美不勝收」,行為舉止卻頗為「粗魯」。而正是她,給自卑的「我」帶來信心,又給受到歧視、排擠的「我」勇氣,且加以開導。通過這些具體的描述,一個有情有義的「最佳老友」形象,就活現在讀者面前了。
從記敍手法來看,作者選擇了幾個有表現力的細節與事例,從不同側面來刻畫人物,其中有正面的肖像、行為描寫,也有間接落墨之處,如通過老師的評語來表現人物的個性,可謂點染有法,達到了立體呈現、「不全之全」的效果。
在文字層面,此作還有一些須要改進的地方,如句子不通,標點不當。文中「是善良的她從角落中把我一步一步地走近大家」一句,明顯有語病(相信同學有能力自行改正)。再如,「她酷愛體育;打籃球時,總能像貓咪一樣,靈活避開敵隊的防守,把籃球傳到隊友手中。田徑比賽時,總能像兔子一樣,『瞬移』到終點綫」,標點欠妥。句號表示一句話說完,而分號則用來分開並列複句。上面這個句子中,第一個分號可改句號,「打籃球時……」與「田徑比賽時……」是並列關係,中間那個句號可改為分號。
概括而言,一篇短文記下一段友情,也寫活一個人物,殊為難得。
文:龐榆濱(元朗公立中學校友會鄧兆棠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