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髮型師疫境自救 上門理髮減價吸客

2022.03.03
26839 26839

政府宣布髮型屋等多個處所須關閉至四月二十日,意味全港髮型屋停業時間由兩個星期,驟增至兩個月,理髮師紛改為提供上門理髮。據悉(1),由於理髮師毋須與髮型屋拆帳,可自由定價,部分理髮師為求盡快累積客源紛減價吸客,有個別單剪收費低至八十至一百元,連錄客戶捧場。

有理髮師向本報指出,暫時屬剛起步階段,每日接待四五名客人,冀(2)可「一日有十個八個客」,生活可返回軌道。髮型屋亦紛轉型,部分「化身」為供應防疫物資的門市,冀以另一方式保持運作。

字詞解釋

(1)悉︰知道。

(2)冀︰希望。

文化知識

古代理髮業

《孝經》有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受儒家思想影響,古人認為頭髮不能隨意剃剪,但這不表示他們沒有理髮的需要,其實從漢代開始,便有專職理髮的工匠行業出現。

古人不輕易剪髮,甚至認為去髮如斷首,例如秦代便有一種叫「耐遷」的刑罰,即「耐刑」和「遷刑」的合稱,「耐刑」是指剃去犯人的鬚鬢。漢代亦有類似的「髡刑」,是將犯人的頭髮、鬚、鬢全部剃掉作為刑罰。

雖然古人不剪髮,但他們仍有梳理頭髮的需要,「理髮」一詞則最早見於漢代。西漢劉安《淮南萬畢術》︰「理髮灶前,婦安夫家」。此處的「理髮」是指梳理。及至南北朝,南朝梁的貴族子弟有削髮剃面的風俗,帶動專職理髮的行業發展起來,當時梳髮的工匠又稱為「櫛工」,櫛,就是理髮器。

到了宋代,開始有專門製造理髮工具的作坊,由此可見,理髮業已具有規模,成為一門發達的民間行業。至於清代,由於朝廷強制男子一律剃髮留辮,仿效滿族人的髮式,理髮業再次空前發展起來,理髮業亦有「剃頭」、「剪頭」、「推頭」等別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