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港洽內地熟手屠夫拔刀相助

2022.03.02
26837 26837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嚴峻,上水屠房多名員工感染確診,因人手面臨嚴重短缺(1),食物環境衞生署昨(二十五日)宣布,受疫情影響,上水屠房及荃灣屠房須由今日(二十六日)凌晨零時起暫時關閉,直至另行通知。政府已要求兩個屠房的持牌人提交解決方案及重開時間表,並正與內地商議安排調遣專業及熟練人員來港協助,以期盡快恢復屠宰服務。

港府正與深圳政府深入研究利用鐵路運送物資的可行性。運輸及房屋局已聯同業界、港鐵公司及相關政府部門在羅湖實地考察(2),並會與內地協商盡快安排試運。

字詞解釋

(1)短缺︰欠缺、不足。

(2)考察︰考核、視察。

文學知識

俠義小說

「拔刀相助」一詞是指挺身而出,出力幫助無助的人,有着出面替人打抱不平的意思。「拔刀相助」是中國古代推崇的一種俠義精神,所謂「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其中「俠義小說」便是以俠客、義士故事為題材所發展出的獨特小說類型。

俠客在各個朝代的形象都不盡相同,西漢時期盛行任俠之風,司馬遷在《史記.游俠列傳》中獨歌頌鄉里間的布衣游俠,慨歎儒家、墨家都排斥他們,不在史籍中記載其事迹。民間游俠雖不見於史籍,但往往以民間傳奇方式流傳,如唐代有不少文學作品都以俠客為題材,其豪俠形象亦十分有特色,如聶隱娘、磨勒老奴,乃至袁郊的《紅綫》,更被視為唐人傳奇中俠義小說的代表作。故事的主角紅綫是潞州節度使薛嵩的一名婢女,她不動聲色為主人消弭一場兵禍後,功成不居,飄然離去,深藏不露的俠女形象深入民間。

明清以前的傳奇俠客多是與官府對立的游俠,獨來獨往,不食人間煙火。明清以後的俠義小說,明顯有所不同,如《水滸傳》、《三俠五義》、《施公案》等俠客英雄,都是因「義」結集,行走江湖有自成一套的是非準則,後來俠義小說更與公案小說合流,成為凸顯官場清流之士敢於對抗強權的俠義公案小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