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中國版聖誕節

2021.12.16
26490 26490

又到聖誕,這個普天同慶的西方節日,打破了宗教及地域界限,在世界各地開枝散葉,幾乎無人不曉。聖誕節在西方擁有過千年歷史,而中國人一點也不「輸蝕」,很久以前就知道聖誕為何物,亦會大舉慶祝,究竟當時的情況是怎樣呢?今期《S-file》就從中國版聖誕說起,和大家一同看看上至唐代下至清代民初的歷史,再細說天主教傳入中國時不得不知的傳教士利瑪竇。

中國聖誕 為皇帝慶生

唐代詩仙李白曾在〈天長節度使鄂州刺史韋公德政碑序〉提及,「採天長為名,將傳之無窮,紀聖誕之節也。」連李白都有提及聖誕,難道這個西方節日在唐代很流行?莫非李白都作過教會的聖詩?

非也非也,中國古代的聖誕,通常是指皇帝、聖人或神仙的生日,因此當時有很多日子都是聖誕節。而李白所講的聖誕,則指唐玄宗的生日,他在八月初五出生,這日也稱作「天長節」。既然聖誕包括皇帝的誕辰,這個節日理所當然地變成非常重要的日子,明朝會在當日安排祭祀儀式,官員也會與皇帝慶祝;另據《元史》記載,忽必烈生日的時候,察合台汗國的大汗朵瓦,也會派遣代表前來道賀。

訪歐外交官 體驗正宗聖誕

西方的聖誕,大概也在唐代隨着基督宗教傳入中國,但一直都未流行起來,華人對其認識甚淺。及至清代中葉以後,中國與西方國家的交流漸趨頻繁,情況就出現了變化。當時有些清朝官員出訪歐洲,見識到當地人如何慶祝聖誕節,留下深刻印象,並把見聞記錄下來與國人分享。

外交官劉錫鴻所寫的《英軺私記》,記錄他在十九世紀於英國度過「克來斯麥司衣符」,亦即是平安夜﹙Christmas Eve﹚的經歷。他形容場面熱鬧,英國學校會放假,工人也會休息,大家出席宴會、玩遊戲或到禮堂。

有趣的是,現場會有類似聖誕老人的人物,與眾人玩抽禮物的活動,不知道劉錫鴻有沒有抽中獎呢?其他中國的外交官,也曾於西方過聖誕,想必他們都覺得新奇有趣。

西國冬至 華人同樂

與此同時,西方聖誕節也隨着洋人的到來,漸漸於中國流行起來。由於聖誕與冬至同樣是在冬天,也是家人團聚的節日,因此有些華人稱之為「西國冬至」,另外亦有「耶穌誕日」、「西方節期」等名字。十九世紀末,歐洲列強在中國劃分租界,租界內有不少洋人生活,因此聖誕氣氛較為濃厚,有些教堂能吸引數千人聚會,當中更有華人參與。教會也從事慈善活動,讓貧苦大眾一起歡度佳節,例如上海某教會曾於一八九八年,為一百多個華人孩子舉辦晚會,席間有聖誕老人派禮物,場面相當歡樂。踏入二十世紀,華人對西方聖誕的認識愈來愈深,大城市的節日氣氛已相當濃厚,至少在大城市已深入民心,變成普天同慶的日子,與我們現時感受到的差不多。

【更多傳教士利瑪竇的分析內容可見12月16日《S-file悅閱歷史》】

文:方俊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