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郁離子.蜀賈〉劉基
2021.11.12文言文閱讀理解
〈郁離子.蜀賈〉劉基
蜀賈①三人,皆賣藥於市。其一人專取良,計入以為出,不虛價,亦不過取贏。一人良不良皆取焉,其價之賤貴,惟買者之慾,而隨以其良不良應之。一人不取良,惟其多,賣則賤其價,請益則益之,不較②。於是爭趨之,其門之限③,月一易④,歲餘大富。其兼取者,趨稍緩,再諅⑤亦富。其專取良者,肆日中如宵⑥,旦食而昏不足。
郁離子見而嘆曰:「今之為士者,亦若是夫!昔楚鄙⑦三縣之尹⑧三。其一廉而不獲於上官,其去也,無以僦舟,人皆笑以為癡。其一擇可而取之,人不尤其取而稱其能賢。其一無所不取,以交於上官,子吏卒而賓富民,則不待三年,舉⑨而仕諸綱紀之司⑩,雖百姓亦稱其善。不亦怪哉!」
註釋
① 蜀賈:來自四川的商人
② 較:計較
③ 限:門檻
④ 易:更換
⑤ 再諅:兩周年
⑥ 日中如宵:白天跟晚上的情況一樣
⑦ 楚鄙:楚國邊境
⑧ 尹:縣尹,縣官
⑨ 舉:提拔
⑩ 綱紀之司:指重要職位
練習題
1. 試解釋以下畫上橫綫的字詞:(10分)
a. 亦不過取贏 ________________
b.於是爭趨之 ________________
c. 肆日中如宵 ________________
d. 其一廉而不獲於上官 ________________
e. 無以僦舟 ________________
2. 試根據語譯下面的句子: (3分)
其一擇可而取之,人不尤其取而稱其能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根據內容,判斷以下陳述。 (6分)
|
正確 |
錯誤 |
無從判斷 |
a. 作者認為薄利多銷才是最能夠賺錢的營商方法。 |
〇 |
〇 |
〇 |
b. 作者認為賣家的服務態度比起貨物的質量及價位更加重要。 |
〇 |
〇 |
〇 |
c. 作者借三個蜀賈賣藥的故事影射當時官場的黑暗真象。 |
〇 |
〇 |
〇 |
4. 以試根據文章第二段內容完成下表:(6分)
5. 為甚麼客人往往會走進第三家店買藥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作者在文章最後慨嘆一句「不亦怪哉!」,所指的怪是甚麼?。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 a.利潤
b. 前往
c. 商店
d. 上級
e. 租船 - 另一人選擇一切機會索取錢財,人們不但不怨恨他,反而稱讚他的賢能。
- a. 無從判斷
b. 無從判斷
c. 正確 - a. 清廉不貪
b. 不被上級官僚喜歡,當他離任時連一隻船也租不起。人們都譏笑他是癡呆。
c. 選擇性貪取
d. 百姓不但不怨恨他,反而稱讚他的賢能。
e. 無所不貪
f. 不到三年便被推舉擔任要職,平民百姓也稱頌。 - 第三個商人知道普羅大眾想要買藥又捨不得花錢的心思(1),所以他一開始就只蒐集一些低成本的而質量差的藥材(1),再以薄利多銷的方法平價賣給顧客(1);而且買質素差的藥材,顧客得吃幾次多次才會痊瘉,使他整體的利潤最大。(1)
- 做生意不虛價,講求公平買賣,貨真價實;當縣令的清廉不貪,這才是經商及為官之道(1)。現實的怪誕在於手段愈不正當,獲得的利潤名聲、地位反而愈高 (1),例如文中三位商人經營方法愈不正派,反倒大富起來(1);三位縣令愈貪取,升官則愈快,愈受百姓稱讚(1)。
語譯
蜀地有三名商人,皆於市集賣藥。其中一人專門蒐集好藥材出售,量入為出,不以虛價出售,也不謀取過多利潤。另一位商人把好藥與壞藥都收來賣,價格的高低視乎買者的需要,然後以好藥和壞藥應付顧客。第三個商人不蒐集好藥,只靠多賣藥材,以廉價出售藥材,顧客請求添一點藥材就便添一點,從不計較,於是人們爭相購買他的藥材。他那間店鋪的門檻,一個月便需要換一次。過了一年,他便變成富翁。那名好藥與壞藥都賣的商人,買藥的顧客稍為少一點,過了兩年也都富起來。而那名專賣好藥的商人,他的藥店每天即使在正午也靜如夜晚,生活潦倒得吃了早飯而到晚飯便無米下鍋。
郁離子聽說此事,嘆息地說:「如今為官之人,也跟這三名商人的處境一樣啊!從前楚國邊遠有三個縣,那三名縣官,其中一人為官清廉,卻不被上級官僚喜歡,當他離任時,連一隻船也租不起。人們都譏笑他是癡呆。另一人選擇一切機會索取錢財,人們不但不怨恨他,反而稱讚他的賢能。另一個則有利便會沾取,無所不貪。他用索得的錢財攀附上司,並待吏卒如子,把富豪當作賓客來敬奉。於是不到三年,他便被推舉擔任掌管綱紀的要職,即使是平民百姓也稱頌他的好,這不是奇怪的事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