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醫精誠〉(節錄)孫思邈
2021.10.22文言文閱讀理解
〈大醫精誠〉(節錄)孫思邈
張湛曰:夫經方之難精,由來尚矣。今病有內同而外異,亦有內異而外同。
故五臟六腑之盈虛,血脈榮衞①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診候以審之。而寸口關尺②有浮沉弦緊之亂,俞穴③流注有高下淺深之差,肌膚筋骨有厚薄剛柔之異,唯用心精微者,始可與言於茲矣。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於至粗至淺之思,豈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虛而損之,通而徹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熱而溫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見其死矣。
故醫方卜筮④,藝能之難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讀方三年,便謂天下無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無方可用。故學者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不得道聽塗說,而言醫道已了,深自誤哉。
註釋
① 榮衞:血氣的循環。
② 寸口關尺:醫師把脈時按診症者的位置。
③ 俞穴:穴位
④ 卜筮:古時預測吉凶。
練習題
1. 試解釋以下畫上橫綫的字詞:(8分)
- 夫經方之難精 ________________
- 始可與言於茲矣 ________________
- 塞而壅之 ________________
- 何以得其幽微 ________________
2. 試根據語譯下面的句子: (3分)
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於至粗至淺之思,豈不殆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根據〈大醫精誠〉的內容,判斷以下陳述。 (6分)
|
正確 |
錯誤 |
無從判斷 |
a. 經典醫學難以精通是因為醫學知識隨着時間失傳。 |
〇 |
〇 |
〇 |
b. 診脈是醫生了解病人健康狀況最基本及重要的方法。 |
〇 |
〇 |
〇 |
c. 作者認為醫方及占卜都是難以精通的學問,需要神明指引。 |
〇 |
〇 |
〇 |
4. 以下哪個不是作者認為學醫的人應有的特質呢?(2分)
〇 A. 要廣泛深入地探究醫學原理
〇 B. 專心勤奮不懈怠
〇 C. 敢於嘗試新事物
〇 D. 不能道聽塗說
5. 本文名為〈大醫精誠〉,試根據內容解釋這個命名的意思。(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作者闡述「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於至粗至淺之思,豈不殆哉!」的道理時,運用了甚麼修辭技巧?試舉例說明其用意。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 a. 醫方
b. 才可以
c. 阻塞
d. 深奧微妙 - 如果把極精細、極微妙的醫學道理,用最粗略最浮淺的思想去探求它,難道不是很危險嗎?
- a. 錯誤
b. 正確
c. 錯誤 - C
- 作者所謂的「大醫」是指醫德高尚、稱職的醫生(1),必須做到「精誠」兼備(1),「精」是要細心地理解極精細、極微妙的醫學道理(1);「誠」是要懷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心意(1)。
- 首先是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作者一口氣以「盈益」、「虛損」、「通徹」、「塞壅」、「寒冷」和「熱溫」六個相同句式的例證(1),說明不懂醫學道理的人會將診治本末倒置(1);其次是用了「對比」的修辭手法,作者將「盈虛」、「通塞」、「寒熱」三個相對的狀態作對比(1),全面地表現出不懂醫學道理的人對病者影響深遠。(1)
語譯
晉代學者張湛說:「經典的醫方難以精通,由來已經很久了。」這是因為疾病有內在的病因相同而外在症状不同,和內在的病因不同而外在症状相同的緣故。
因此,五臟六腑是充盈還是虛損,血脈榮衞之氣是暢通還是阻塞,本來就不是單憑人的耳朵眼睛所能了解得到的,一定先要診脈來了解它。但寸關尺三部脈象有浮、沉、弦、緊的不同;俞穴氣血的流通輸注,有高低淺深的差別。肌膚有厚薄、筋骨有強壯柔弱的區分,只有用心精細的人,才可以同他談論這些道理。
如果把極精細、極微妙的醫學道理,用最粗略最浮淺的思想去探求它,難道不是很危險嗎?如果實症卻用補法治它,虛症卻用瀉法治它;氣血通利的卻還要去疏通它,明明不順暢卻還要去阻塞它;寒症卻給他用寒涼藥,熱症卻給他用溫熱藥。這些治療方法是在加重病人的病情,你希望他能痊瘉,我卻看到他更加危重了。所以醫方、占卜,是難以精通的技藝。既然不是神仙傳授,憑甚麼能懂得那深奧微妙的道理呢?世上有些愚蠢的人,讀了三年醫方書,就誇口說天下沒有甚麼病值得治療;等到治了三年病,才知道天下沒有現成的方子可以用。所以學醫的人一定要廣泛深入地探究醫學原理,專心勤奮不懈怠,不能道聽塗說,一知半解,就說已經明白了醫學原理。如果那樣,就大大地害了自己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