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極端天氣更頻繁 快速減排免釀災

2021.08.18
25876 25876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近日發表劃時代(1)報告,顯示全球氣溫上升速度快過預期,因此很難達成《巴黎協定》目標,把升溫幅度遏抑於攝氏一點五度內。報告指未來幾十年,全球所有地區都將面臨氣候變化加劇的考驗,極端高溫等極端天氣將變得更加頻繁。一些變化已不可逆轉,例如冰川融化、海平面持續上升等。歐洲各國官員紛紛呼籲全球攜手(2),立刻採取行動。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形容報告發出「紅色警報」,必須成為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的「喪鐘」。不過,報告也強調,快速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可避免大災難。

字詞解釋

(1)劃時代:跨越舊時代,在歷史上開闢新時代。

(2)攜手:手拉手;指關係親密,亦可指大家齊心。

成語學習

吳牛喘月

全球暖化使極端天氣頻繁出現,氣候變化帶來暴雨、乾旱、炎熱等災禍,例如早前鄭州暴雨水災、希臘山火等。即使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冰蓋仍然會融化,海平面仍然會上升。極端天氣持續多年,到時可能只要下一場大雨,便會讓民眾想起水災,引起恐慌,吳牛喘月。

「吳牛喘月」出自《世說新語.言語》:「滿奮畏風,在晉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實密似疏,奮有難色。帝笑之。奮答曰:『臣猶吳牛,見月而喘。』」魏國舊臣滿奮在政權落入司馬昭手中時,投靠新主並獲得重用,即西晉開國皇帝司馬炎父親。滿奮非常怕冷畏風,只要踏入秋冬,便會牢牢關起門窗;即使關好門窗,聽到窗外風聲亦會坐立不安。當時晉代司馬炎繼位為晉武帝,在深秋早晨把滿奮召進宮中。晉武帝準備在殿內跟滿奮談朝政事務時,看見滿奮雙唇顫抖,臉色發白,於是關心他的身體狀況。滿奮解釋,那是因為窗外風大,他感到寒冷。晉武帝回頭看,發現窗上裝有琉璃屏,只見窗外樹枝因風大而搖晃,沒有風吹進殿裏。滿奮再解釋自己如同吳牛一樣,吳牛怕熱,看到月亮以為是太陽便會喘氣,即使人在溫暖的房間,看見外面颳起大風,都會打哆嗦。

「吳牛喘月」用以比喻人對某事物感到恐懼,因而遇到相類似情況時,都會害怕起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