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小滿大滿江河滿

2021.05.21
25483 25483

古時華夏以農立國,二十四節氣除了讓農夫知天氣理農事外,亦讓古人得以順應四時變化而調整生活作息。即使現今香港社會農業式微,也不可否認氣候變化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黃帝內經》有云:「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古人從觀察氣候所得的養生哲理,至今仍非常值得我們學習。恰好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物致於此小得盈滿」的「小滿」,《S-file》就借此與大家談談在「小滿」前後的養生之道,看看氣候對大家的身心有何影響。

小滿降雨又悶熱

由於立夏後天氣漸漸酷熱,南方暖空氣持續,而北方冷空氣隨之南下,便會一方面天氣炎熱,一方面造成暴雨,因此迎來潮濕悶熱的時節。踏入小滿,小滿之「滿」並非全然指農作物生長飽滿,而是積水量是否足夠「滿」來耕作,因此古時農諺又謂:「小滿大滿江河滿」、「小滿不滿犁耙高掛」等等。小滿與雨水、穀雨、小雪、大雪一樣,是反映一年的降雨季,一旦過了小滿後沒有下雨,便是氣候反常,亦可能會迎來少雨旱年。

古人養生食療妙法

冷空氣進入而空氣濕度上升,日照愈趨猛烈溫度亦進一步上升,這種悶熱的天氣使人全身黏黏答答。偏偏這段時間正是大家準備期末考的日子,先不論細雨綿綿讓人心情低落,天熱雨多生濕助濕,精神萎靡又嗜睡;愛乾爽的皮膚亦易生病,惹來搔癢症狀;腸胃積熱也易腸胃不適,如此自然感到煩躁不安,怎能安心準備考試呢?

這時候就不得不佩服古人智慧了,古人了解二十四節氣變化,往往在小滿前後都會採用不同養生之法。大家如果都有以上煩惱,不防留意一下以下兩項:

  1. 保持通風,留意除濕。若果不能長開空調,又沒有抽濕機,可多吃清熱健脾利濕
    的食物,如赤小豆、綠豆、胡蘿蔔、冬爪等,忌吃辛辣肥膩食物——苦瓜排骨湯
    是不少人的夏日必喝湯水呢!
  2. 日夜溫差較大,容易受寒,出外記得帶外套。從中醫角度來說,若夏天受寒,入
    秋則較易犯咳嗽。

古人養生講求「和」,所以會因應氣候環境而調和,讓身心和外物達至平衡。

 

文:馮家慧 圖:星島圖片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