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1200隻退役軍犬被安樂死
2021.05.20一位特種部隊的退役軍人日前抨擊(1)軍方做法:他們從二○○二年以來,以安樂死的方式「處理」了近一千二百隻退役軍犬,僅二○一三至一九年間就達三百八十隻。
這名老兵曾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服役(2),是特種部隊的訓犬員。據新浪網報道,該名老兵說:「這些勇敢的軍犬挽救了許多士兵的生命。僅僅因為達到退役年齡而被安樂死,這絕對是悲慘的。許多人認為這些軍犬太危險而無法安置。還有人認為牠們太老了。另一些健康的退役軍犬因為所謂的福利原因而被安樂死。」這名老兵還說:「這些軍犬大都只有幾年的壽命了,本來牠們可以活下來的。」
字詞解釋
(1)抨擊:透過語言或文字批評他人。
(2)服役:參軍、入伍,為國家服務並接受軍事訓練。
文化知識
動物上陣
古代戰場上,當然少不了動物的身影。最常見的是馬,可以日行千里傳達軍情,亦可成為戰馬衝鋒陷陣,古人為馬披甲稱作「介馬」,如《左傳.成公二年》中「滅此朝食」的故事說︰「『余姑翦滅此而朝食。』不介馬而馳之。」齊頃公與晉軍對戰時,不為馬披甲便去殺敵,是自信又鹵莽的表現,後來果然大敗。
除了馬之外,古人以動物助戰的例子亦不少。主張「非攻」的守城大師墨子說:「穴壘之中各一狗,狗吠即有人也」,他利用犬隻對付挖洞攻城的敵人,作為哨兵鎮守城池。明代剿倭名將戚繼光亦曾有與猴子並肩作戰的經驗,明人謝肇淛在《五雜俎》提到戚繼光在石竺山練兵時,「每教軍士放火器,狙窺而習之,乃命軍士捕數百,善養之」,後來戚繼光命眾猴闖入賊營,群猴「火器俱發」,大敗倭寇。
若覺得猴子退敵不足為奇,江逌的「火雞陣」定必使你大吃一驚。《晉書.列傳第五十三》記東晉永和年間,殷浩與姚襄的戰役,殷浩節節敗退,江逌是殷浩的參軍,便獻出「火雞計」,用繩連着數百隻雞,然後,「系火於足。群雞駭散,飛集襄營。」江逌乘着敵人一片混亂,帶兵跟進,取得小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