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狀元尖子拍片Vlog #11】-中史、經濟

2021.05.04
25369 25369

      中學文憑試已開考,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為了讓應屆考生掌握過來人的經驗,《星島教育》推出「狀元尖子VLOG 同你備戰DSE」系列,邀請各科考獲5**的狀元及尖子,拍片親述備戰竅門。中史科及經濟科分別於五月十三日及十五日開考,二○一九年畢業於聖公會曾肇添中學的張瑋宗,以及去年畢業於嘉諾撒書院的何思穎,今日會為考生提供應試要訣。(之十一.完)

中史單字口訣記史實

  二○一九年畢業於聖公會曾肇添中學的張瑋宗,現時就讀香港大學文學院二年級,於文憑試中史科考獲5**佳績。對於不少考生都不知怎樣去溫習中史,張瑋宗認為,首先,須掌握怎樣去背史實。其實背史實是有秘訣的,尤其背古代政策時,可嘗試用單字的口訣,例如秦朝拆毀六國的城牆和堤壩,可以用「拆」字歸納,而搬遷六國富豪就用「搬」字,這樣就可以簡單地歸納出整個政策的內容,以便記憶。此外,背誦時,記得背重點,而不是背推論,因為同一個推論不能應用於所有題目,背了教科書的推論,作答有機會離題。

背重點代推論 會考卷操史識

  談到「操卷」,張瑋宗認為應做熟所有文憑試的歷屆試題,而會考和高考的歷屆試題也有一定價值,因為會考卷中有很多選擇題能夠幫助大家溫習史實,鞏固知識,尤其在這個最後階段,鞏固比學習新知識更重要。

不用長篇大論 兩部重點溫習

  來到答題技巧,先說卷一必答題部分,他指答案不用長篇大論,每一段直接寫出論點,然後引用資料,最後解釋一下資料便行。當然卷一亦有一些八分長題目,要求同學援引額外史實,答案或許要長一些,但在其他題目,例如問及資料的用處和局限,那麼每一個論點寫三至四句就已足夠。

  在選題方面,今年改制理論上只溫習甲部(上古至十九世紀中葉)或乙部(十九世紀中葉至二十世紀末)都有題目可選答,但張瑋宗提醒,這樣做其實會局限了自己的選擇空間,甚至有機會遇到自己不熟悉,又或是答題技巧要求較高的題目,這樣就難拿取高分。所以他仍然建議大家如往常般在甲、乙部各抽取一些課題溫習,例如乙部只溫熟清朝,甲部只熟讀宋元明清,這樣在選擇題目時會更有保障,亦更有機會選到一條較易作答的題目。

  至於卷二,針對「時代與知識分子」單元,他認為同學在五個知識分子當中至少選三個詳細溫習;若要「tip題」,張瑋宗認為參考過往答題趨勢,今年問梁啟超的機會較大,因此同學應放較多時間溫習。溫習時,謹記緊扣當時的時代背景,這樣會更容易牢記相關史實。

經濟操卷練答題技巧

  去年畢業於嘉諾撒書院的何思穎,現時就讀香港大學測量系一年級,在經濟科考獲5**佳績。何思穎分享經濟科的「貼士」時強調,操卷是一個很重要的步驟, 無論以前的會考試題,抑或文憑試的歷屆試題,兩者的概念都很相似,透過操卷,同學可以知道更多答題技巧和概念。何思穎表示,她在操卷時會抄起一些答錯了的題目,以及自己經常混淆的概念,讓自己之後可以重溫自己犯錯的內容,避免重犯。

研究答案對錯 有助釐清概念

  至於各卷竅門,在Paper 1 MC方面,何思穎建議同學操卷時實踐一個練習,就是研究為何其他答案不正確。這個過程可讓同學們「釐清概念」,當在考試中不能輕易選擇正確答案時,就可運用「排除法」,透過練習時研究到的對錯概念,適當地排除必錯的概念或選項,從而增加答對的機率。

了解評分準則 自製筆記參考

  Paper 2長題目可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牽涉較多背誦內容,而另一部分則是計數或繪圖。背誦方面,同學可透過歷屆試題學到論點構思及推論方法,知道該如何擴展句子,從而取足分;至於計數與繪圖部分,計數時須記熟公式,畫圖則要仔細閱讀題目,清楚知道題目要求的是甚麼類型的圖,例如是demand/supply,或是short run AS/long run AS。另外,做長題目時一個很重要的技巧就是要知道評分準則,而這準則能夠透過歷屆試題知道,例如某類題目圖佔多少分,解釋文字又佔多少分等,而且同學亦可從marking scheme知道得分關鍵位,例如某些圖表要加上箭號等。這些都有助同學答題時避免失分。

  除了操卷外,又可以如何準備考試呢?何思穎透露她當時準備了一份濃縮版筆記,裏面包含一些常問定義、答題模式,常見的好處與壞處,以及最重要的公式及圖表,那麼考試前只須參考這份筆記,就可以記得所有內容。

撮要整理:劉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