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懷舊的成本〉韓少功
2021.04.20白話文閱讀理解
〈懷舊的成本〉韓少功
(1)房子已建好了,有兩層樓,七八間房,一個大涼台,地處一個三面環水的半島上。由於我鞭長莫及無法經常到場監工,停停打打的施工便耗了一年多時間。房子蓋成了一個紅磚房,也成了我莫大的遺憾。
(2)在我的記憶中,以前這裏的民宅大都是吊腳樓,依山勢半坐半懸,有節地、省工、避潮等諸多好處。牆體多是石塊或青磚組成,十分清潤和幽涼。青磚在這裏又名「煙磚」,是在柴窯裏用煙「嗆」出來的,永遠保留青煙的顏色。可以推想,中國古代以木柴為燒磚的主要燃料,青磚便成了秦代的顏色,漢代的顏色,唐宋的顏色,明清的顏色。這種顏色甚至鎖定了後人的意趣,預製了我們對中國文化的理解:似乎只有青磚的背景之下,竹桌竹椅才是協調的,瓷壺瓷盅才是合適的,一冊詩詞或一部經傳才有著有落,有根有底,與牆體得以神投氣合。
(3)青磚是一種建築象形文字,是一張張古代的水墨郵票,能把七零八落的記憶不斷送達今天。
(4)大概兩年多以前,老李在長途電話裏告知:青磚已經燒好了,買來了,你要不要來看看?這位老李是我插隊時的一個農友,受託操辦我的建房事宜。我接到電話以後抓住一個春節假,興沖衝飛馳湖南,前往工地看貨,一看竟大失所望。他說的青磚倒是青的磚,但沒有幾塊算得上方正,一經運輸途中的碰撞,不是缺邊,就是損角,成了圓乎乎的渣團。看來窯溫也不到位,很多磚一捏就出粉,就算是拿來蓋豬圈恐怕也不牢靠。而且磚色深淺駁雜,是雜交母豬生出了一窩五花仔。
(5)老李看出了我的失望,慚愧自己的大意,很不好意思地說,燒製青磚的老窯都廢了,熟悉老一套的窯匠死的死了,老的老了,工藝已經失傳。他買的這窩五花仔,還是在鄰縣費盡了口舌才請窯匠特地燒出來的。
(6)老工藝就無人傳承嗎?
(7)他說,現在蓋房子都用機製紅磚,圖的是價格便宜,質量穩定,生產速度快。紅磚已經佔據了全部市場,憑老工藝自然賺不到飯錢。
(8)我說,那就退貨吧。
(9)他更急了,說退貨肯定不行,因為發貨時已經交了錢,人家吃到肚裏的錢還肯吐出來?
(10)建房一開局就這樣砸了鍋,幾萬塊磚錢在冒牌窯匠那裏打了水漂。
(11)我記得城裏有些人蓋房倒是在採用青磚,打電話去問,才知道那已經不是甚麼建築用料,而是裝飾用料,撇下運輸費用不說,光是磚價本身已經讓人倒抽一口冷氣。我這才知道,懷舊是需要成本的,一旦成本高漲,傳統就成了富人的專利。
(12)我曾經在一個座談會上說過:所謂人性,既包含情感也包含慾望。情感多與過去的事物相聯,慾望多與未來的事物相聯,因此情感大多是守舊,慾望大多是求新。比如一個人好色貪歡,很可能在無限春色裏見異思遷,這就是慾望。但一個人思念母親,決不會希望母親頻繁整容千變萬化。即使母親到手術台上變成個大美人,也純屬不可思議,因為那還是母親嗎?還能引起我們心中的記憶和心疼嗎?——這就是情感,或者說,是人們對情感符號的恒定要求。
(13)這個時代變化太快,無法減速和剎車的經濟狂潮正剷除一切舊物,包括舊的禮儀、舊的風氣、舊的衣着、舊的飲食,以及舊的表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使我們慾望太多而情感太少,嚮往太多而記憶太少,一個個都成了失去母親的文化孤兒。
(14)然而,人終究是人。人的情感總是要頑強復活,不知甚麼時候就會有冬眠的情感種子破土生長。也許,眼下都市人的某種文化懷舊之風,不過是商家敏感到了情感的商業價值,迅速接管了情感,迅速開發着情感,推動了情感的慾望化、商品化、消費化。他們不光是製造出了昂貴的青磚,而且正在推銷昂貴的字畫、牌匾、古玩、茶樓、四合院、明式家具等等,把文化母親變成高價碼下的古裝貴婦或古裝皇后,逼迫有心歸家的浪子們一一買單。
(15)對於市場中的失敗者來說,這當然是雙重打擊:
(16)他們不但沒有實現慾望的權利,而且失去了情感記憶的權利,只能站在價格隔離綫之外,無法靠近昂貴的母親。
練習題
根據文章,完成以下練習。
1. 根據文章內容,將文章分成三個不同的部分及層次,並按每段大意,完成下表。(8分)
2. 作者先交代和青磚有關的記憶,這對文章表達有甚麼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為甚麼作者會認為現代人會「一個個都成了失去母親的文化孤兒」?(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根據原文,判斷以下陳述。(4分)
正確 |
錯誤 |
無從判斷 |
|
a. 作者認為老李的紅磚比青磚做得較好,因而感到失望。 |
〇 |
〇 |
〇 |
b. 作者認為人對舊物情感大多是守舊,但對未來的慾望大多是求新。 |
〇 |
〇 |
〇 |
5. 作者認為:「也許,眼下都市人的某種文化懷舊之風,不過是商家敏感到了情感的商業價值。」你認同這個說法嗎?試舉例加以說明。(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 a. 1-3
b. 作者交代回憶中對青磚的印象。
c. 4-11
d. 作者回憶兩年多以前老李無法製造出傳統的青磚,抒發對懷舊是需要成本的感悟。
e. 12-13
f. 作者認為現代人慾望嚮往太多而導致情感記憶太少,因而成為「文化孤兒」。
g. 14-15
h. 作者寫現代人受到情感的慾望化、商品化、消費化的影響,失去了情感記憶的權利。 - 作者先交代和青磚有關的記憶,深化了「懷舊」的文章主題。(1分)作者先寫對青磚的顏色、歷史,借對青磚的理解表達着自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情感及記憶(1分),而後來又寫現在的青磚並不如以前的青磚,亦由建築用料淪為裝飾品,抒發出對傳統工藝失傳的失落及對傳統的懷念(1分),使所懷念的「舊傳統」更具形象化(1分),帶出現代人失去了懷舊的情感記憶,更為下文作情感鋪墊。(1分)
- 作者所寫的「母親」意指「傳統文化」(1分),而「失去母親的文化孤兒」」意思是失去傳統文化的現代人(1分)。作者認為現代人會對過去的事物保持守舊的感覺,過去的事物亦包括傳統文化(1分),同時因為這個時代變化太快,而現代人也渴望及嚮往追求新的潮流,導致對往昔的傳統文化的記憶及情感變得越來越淡薄(1分)。
- a. 錯誤
b. 正確 - 我認同這個說法,現代人對傳統文化觀念淡薄,只追求社會如何創新及追求進步(1分),可是忽視了傳統文化的美好及值得保留的地方(1分)。另外,商家亦販賣傳統文化的美好,讓商家藉此賺取金錢(1分),例如本來屬平價貨的公雞碗,現在都被商家稱為「懷舊必備家居物件」,吸引別人收藏(1分),可是不少買家並不是因某些經歷或手藝而對舊事物產生情感(1分),而是被「懷舊」的消費模式所吸引。
/
我對這個說法有保留,因為作者的說法似乎把社會流行文化懷舊之風的主因歸咎於商家,但我認為都市流行懷舊文化的主因,是都市人對於文化隨時間流逝而消失(1分),產生懷緬過去美好的情感,繼而購買與懷舊文化有關的商品(1分),回憶及抓住舊有的生活,而這些商家只是讓懷舊文化盛行的推因(1分),他們一來賺錢,二來也讓買家有懷緬過去的機會,(1分)例如不少港人緬懷兒時遊樂場荔園,所以當前幾年荔園重建後,不少市民特意前往消費,希望緬懷過去的遊樂回憶(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