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洋潮〉張岱
2021.04.20文言文閱讀理解
〈白洋潮〉張岱
故事,三江看潮,實①無潮看。午後喧傳②曰:「今年暗漲潮。」歲歲如之。
庚辰八月,吊③朱恒岳少師,至白洋,陳章侯、祁世培同席。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章侯、世培踵至④。
立塘上,見潮頭一綫,從海寧而來,直奔塘上。稍近,則隱隱露白,如驅千百群小鵝擘翼⑤驚飛。漸近,噴沫濺花,蹴起如百萬雪獅,蔽江而下,怒雷鞭之,萬首鏃鏃⑥,無敢後先。再近,則颶風逼之,勢欲拍岸而上。看者辟易,走避塘下。潮到塘,盡力一礴,水擊射,濺起數丈,着面皆濕。旋⑦卷而右,龜山一擋,轟怒非常⑧,炮碎龍湫,半空雪舞。看之驚眩,坐半日,顔始定。
先輩言:漸江潮頭自龕、赭兩山漱激⑨而起。白洋在兩山外,潮頭更大,何耶?
註釋
① 實:實際上。
② 喧傳:喧鬧流傳。
③ 吊:祭奠死者。
④ 踵至:接踵而至。
⑤ 擘翼:張開翅膀。
⑥ 鏃鏃:同「簇簇」,形容浪頭聚集湧動的樣子。
⑦ 旋:立刻,馬上。
⑧ 非常:不同尋常。
⑨ 漱激:沖刷激盪。
練習題
1. 解釋以下畫上橫綫的字詞:(8分)
- 故事,三江看潮 ________________
- 余遄往,章侯、世培踵至。 ________________
- 蹴起如百萬雪獅 ________________
- 看者辟易,走避塘下 ________________
2. 語譯下面的句子: (3分)
看之驚眩,坐半日,顔始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根據內容,判斷以下陳述。(6分)
|
正確 |
錯誤 |
無從判斷 |
a. 「歲歲如之」中「之」是指看潮的人。 |
〇 |
〇 |
〇 |
b. 作者採取層層推進的手法描寫潮水。 |
〇 |
〇 |
〇 |
c. 作者描述觀潮者爭相走避的情境,令讀者感受到潮水的威力。 |
〇 |
〇 |
〇 |
4. 作者運用了哪些感官的感覺來凸顯潮水的動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作者記述觀潮一事,細緻刻畫潮水拍岸的景象,表現出作者對白洋潮的甚麼感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作者以疑問句結尾的作用是甚麼?(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 a. 舊例
b.急速
c. 蹦跳
d. 驚退 - 看了讓人驚嚇眩目,坐了好一會兒,臉色才鎮定下來。
- a. 錯誤
b. 正確
c. 正確 - 作者先述「三江看潮,實無潮看」,對觀潮沒有太大的期望(1),然後看到潮水洶湧澎湃,巨浪滔天的情景,實在意想不到,不禁驚訝萬分(1),同時表現對潮水的讚歎(1)。
- 以疑問句結尾語氣比較強烈,內容與開頭的「三江看潮,實無潮看」形成對比(1),不僅表達了作者對白洋潮的壯美的讚歎之情(1),而且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像空間(1),引人探索原因,留下餘音(1)。
語譯
舊例,在三江鎮看潮,其實沒有潮水可以看。午後有人盛傳道:「今年是暗漲潮!」年年像這樣。
庚辰年八月,(我)到白洋祭奠朱恒岳少師,與陳章侯、祁世培坐在一桌。忽然,海塘上有人高叫看潮了,我迅速前往去看,章侯、世培接踵而至。
站在塘上,遠遠地看見潮頭像一條綫,從海寧奔騰而來,一直到塘上。漸漸靠近了一點,就隱隱約約露出白色,如同驅趕千百群小鵝張開翅膀拍水飛迸。潮水越來越近,噴出水沫濺起水花,湧起的潮水像百萬頭雄獅,遮蔽了大江奔流而下,好像有怒雷鞭打它們一樣,百萬頭雪獅攢聚在一起,沒有一頭不爭先恐後的。再近些,潮頭像颶風一樣逼來,水勢將要拍打着岸而上。看的人驚慌後退,跑着躲避到岸下。潮到塘上,盡力一撞,水花衝擊射開,濺起幾丈高,地面都被打濕了。潮水旋轉着向右而去,被龜山擋住了,轟隆隆十分憤怒,龍湫之水像炒菜一樣翻滾不止,雪白的浪花在半空中飛舞。看了讓人驚嚇眩目,坐了好一會兒,臉色才鎮定下來。
先輩說:「浙江的潮頭,從龕,赭兩座山沖刷激盪而起。白洋在這兩座山之外,潮頭卻更大,這是為甚麼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