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狀元尖子拍片Vlog #5】-通識教育、英文

2021.04.20
25257 25257

      中學文憑試本周正式開考,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為了讓應屆考生掌握過來人的經驗,《星島教育》推出「狀元尖子VLOG 同你備戰DSE」系列,邀請各科考獲5**的狀元及尖子,拍片親述備戰竅門。通識教育科和英文科分別於四月二十六及二十七日開考,二○一九年畢業於德望學校的鍾嘉琳,以及去年畢業於香港華仁書院的洪臻,今日會為考生提供應試要訣。(之五)

通識看考評示範

  二○一九年畢業於德望學校的鍾嘉琳,現就讀英國劍橋大學法律系二年級,當年在通識教育科考獲5**佳績。對於今年的文憑試即將來臨,不少同學都覺得通識教育科沒有溫習範圍,但鍾嘉琳就不同意這種說法,她表示,溫習要有秘訣,針對通識教育科,試前應多做歷屆試卷,尤其是要多看考評局示範,這做法對考試都有幫助!

  在考試前一、兩個星期,鍾嘉琳不但將通識教育科的歷屆試題全部做過一次,並且拿給老師和朋友檢閱,自己又參考坊間的答案,以及對照了考評局網上的第五級示範,她認為這樣做很有用,因為可發現到自己作答時遺漏了哪些部分,包括重點和角度,尤其是看到考評局的示範,便會知道不同的題目應該要怎樣寫,以及可以寫多長。

多看異見評論 陌生題型淡定

  鍾嘉琳表示,在資料性居多的卷一,大家要把整個資料,最好是每一句都能看清楚,並且準確地引用到答案部分;而卷二就要靠同學平日對於社會時事的觸覺,她建議同學多看一些不同立場的評論,增強批判思考。而到了考試時,同學更要有心理準備,萬一試卷跟平時所做的題目有出入,遇到不熟悉的題型,千萬不要緊張,要淡定想清楚題目問的是甚麼,以及應怎樣作答。

  最後,她提提考生:通識教育科的考試時間比較長,中間會有個空檔,同學不要忘記帶備零食及水,以作補充,而考試前一晚更要早些休息,這樣才有足夠的精力去應對;而且落筆時記得要寫快一點,不要太集中於某條題目而忽略了其他。

英文別搬字過紙

  去年畢業於香港華仁書院的洪臻,是文憑試七科5**狀元,現就讀香港大學醫學院一年級。對於應考英文科卷一閱讀,洪臻為考生提供了兩項答題建議。

  第一,考生會覺得很煩的是長答題,這亦是整份卷最難的一個題型,他提醒同學看文章時,切忌將內容整段抄到答題簿,因為評卷員會認為同學其實不了解文章內容而只是搬字過紙;反之,同學應該做paraphrasing,把相關內容的重點字眼抽取,再以自己的文字把意思寫出來,讓人知道你是理解並了解題目到底問的是甚麼。第二,作答True/False/Not Given題型時,不要過分解讀作者的意思,更不要猜測作者是否通過A及B再講C。

不求「勁」「靚」生字 但求用字準確

  卷二寫作,洪臻覺得相對於要追求選用一些「勁」或「靚」的字眼去描述,倒不如用字精準來得實際,這樣表達出來的意思會更加清楚;相反,若用了一些「特別」的生字,可能令整篇文章的意思不同了,又或把想表達的東西沒有表達出來,這樣反而有機會將分數拉低。當然,用對了一些「勁」的生字或會加分,但與其為用而用,不如選用一些簡單的生字,可能會令整篇文章更連貫。

  卷三分為Part A和Part B。Part A聆聽,他建議同學不用把聽到的內容轉換成「靚」詞語作答,可以直接寫下exact wordings,因為評卷員會重點留意有沒有keywords,如果同學將keywords改了,有機會因而失分。至於Part B作文,同學毋須把聽到或看到的改動太多,否則或會把原本的意思扭曲,增加了評卷員的判斷難度,就有可能反被扣分。

撮要整理:劉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