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機師助學生圓飛行夢

2021.04.13
25210 25210

 

  兒時作文總有一題目是「夢想職業」,有些人會寫想當飛機師,翱翔天際,到處旅行,自由自在。然而年紀漸長,發現夢想跟現實總有距離,尤其對基層孩子,更可能只是人生的一個夢。一群現役機師看到不少同學想當機師卻苦無途徑,七、八年前他們自發組織團隊,到學校開辦講座和課程,跟不同階層的學生講解機師這職業,讓更多學生可以接觸航空知識,亦令年輕人敢於突破自己的界限,追求夢想。
  近一年疫情期間,大家都不能經常回校上課,但這班有心機師沒就此停下來,他們把面授課改為網上進行,更讓學生們體驗模擬飛行,在家都能一嘗當機師的滋味。

 

追夢無分你我他

  Stanley是現役機師亦是《我要揸飛機》團隊的課程設計經理,團隊由一群香港土生土長的現役民航機師所組成。Stanley說:「我們讀書時未曾想過有機會可成為機師,更認為駕駛飛機是奢侈或只屬外國人的專利。機緣巧合下我們於大學舉辦的航空活動認識,開始對航空業產生興趣,萌生成為民航機師的念頭。其後為成為機師學員的面試作準備時發現,坊間關於飛行的資訊實在太少,要在短時間內追趕其他考生於外國自小學習的知識,一點也不容易。加上華人機師當時並不普遍,家人認為成功當機師的機會渺茫,在旁勸阻我們追夢。經過一番努力,我們正式被取錄成為機師,發現駕駛飛機並不是一件只屬於上流社會或外籍人士的獨有權利。我們成立《我要揸飛機》的目的,就是要讓更多孩子知道,只要經過訓練和學習,任何人都值得擁有翱翔天際的夢想。」

觸發更多學習動機

  為推廣年輕人對飛行的興趣和熱誠,團隊於七、八年前起到中、小學開辦講座和活動,講解見習飛行員(Cadet Pilot)的就業和面試、教授專業飛行理論和知識等。Stanley指出,「針對小學生,我們主要培養他們對飛行的興趣,像教他們摺紙飛機,從而講解飛行原理,又會安排一些參觀活動。至於中學生,亦有安排參觀活動,但會講解更多有關航空的專業知識、駕駛時如何看天氣,並跟他們在學校所學作連結等。中學生亦要想未來路向,我們會講解行業的需求、未來發展等。」

  此外,他們還有開辦學長計畫、給非牟利團體開辦航空課程,以及安排學生到國外航空學校參觀和上課。「過程中我們發覺中、小學生即使有夢想想當機師,但支援不足,我們的推廣是想讓他們對行業多一個認識,從而確立自己的目標,為夢想而努力。」

各階層學生可參與

  課堂以外還有小組模擬駕駛飛行體驗。「談到模擬飛行會想是像航空學校那種模擬駕駛艙,但不想只讓家境有能力的學生才可作體驗,故通過簡單的飛行模擬器,如網上下載一些程式再配合Joystick(控制桿),讓連帶基層小朋友都有機會體驗駕駛飛機。」Stanley指模擬飛行過程中,有飛行經驗的導師會在旁教授實際經驗。「像要教授不同的天氣情況,會製作一些短片讓學生邊體驗邊講解有關情況要怎樣處理;又會教授他們看不同的儀表,把親身經驗跟學生分享,讓他們即使是用網上模擬器,都像親身經歷一樣。」

提升不同軟實力

  現時團隊提供的航空知識培訓和課程,以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私人飛機牌照必修科目作為藍本,另外加入香港專門的航空知識作參考,教授飛機與飛行基本概念(aerodynamics & BAK)、空氣動力學等,讓學生認識到基本飛機飛行原理及航空動力學,了解不同飛機系統的操作及飛機師所須具備的軟技巧,由最基本認清飛機各部分和飛行原理為起點,開始學習各種航空專用名詞和理解不同飛行器的類別。

  負責課程推廣的張秀儀指出,「從課程中希望培養學生擁有良好品格,提升語文能力,增強溝通技巧,了解作為飛行員必須具備的分析判斷及危急應變能力,以及訓練他們的領導才能,讓他們在輕鬆的環境下發展和提升潛能。」

文:馮淑玲 圖:受訪者提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