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外企禁新疆棉 被喊「滾出中國」

2021.04.01
25177 25177

瑞典服裝品牌H&M因發表「不用新疆棉花」聲明引發的風波,愈演愈烈(1)。內地官媒昨天點名更多外國品牌曾以「強逼勞動」為由,表態棄用新疆棉花,包括Nike、Adidas、Burberry等。內地網民發起罷買,有人高喊「滾出中國」,超過三十名中港明星宣布和這些品牌解約,「堅決抵制污名化中國的行為」。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昨強調,有關新疆「強逼勞動」的指責「完全是個別反華勢力炮製的惡意謠言」,目的是抹黑中國形象,阻遏(2)中國發展,中國民眾不能接受「一邊吃中國飯、一邊砸中國碗」的行為。

字詞解釋

(1)愈演愈烈︰事情的演變,愈來愈惡劣嚴重。

(2)阻遏︰阻攔、遏止。

文化知識

棉花經濟

棉花在西方和中國,過去都曾扮演推動經濟的重要角色。棉花是第一個全球大量生產的商品,馬克斯甚至斷言︰「沒有棉花,就沒有現代工業。」中國古代稱棉花為「木棉」,在高度發展的宋代經濟,木棉亦是南方主要的經濟作物。

宋代的紡織業以絲麻為主,其中又以北方的桑蠶業位居領先地位,南方人雖然也養蠶,但質量無法與北方相比,於是兩廣、福建等地,因地制宜廣泛種植木棉,彌補了桑蠶業的不足。廣西的海南島是木棉的發祥地,早在《太平寰宇記》中就有提到瓊州「以木棉為毯」。其後隨着發展和推廣,雷州、化州、廉州、賓州等地,都陸續盛產木棉。

南宋後期,木棉種植區已從嶺南、福建一帶,向北推進到江淮和川蜀一帶,成為南方地區的經濟優勢。從南宋謝枋得的〈謝劉純父惠木棉布〉一詩,可見當時木棉為南方家庭帶來的經濟收益︰「嘉樹種木棉,天何厚八閩。厥土不宜桑,蠶事殊艱辛。木棉收千株,八口不憂貧。江東得此種,亦可致富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