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名師教你賞析精選篇章】 〈聲音鐘〉陳黎

2021.03.18
25059 25059

名篇賞析 & 模擬試題

〈聲音鐘〉陳黎

(1)       我喜歡那些像鐘一般準確出現的小販的叫賣聲。

(2)       我住的房子面對一條寬幽的大街,後面是一塊小小的空地。平常在家,除了自己偶然放的唱片,日子安靜得像掛在壁上的月曆。時間的推移總是默默地在不知不覺中進行,你至多只能從天晴時射入斗室內的陽光,它們的寬窄、亮暗來判定時光的腳步;或者假設今天剛好有信,郵差來按門鈴,你知道現在是早上十點半了;或者,如果你那粗心的妻子又忘了帶鑰匙,下班回家在門外大聲喊你,你知道又已經下午四點了。但自從我把書桌從前面的房間移到後面之後,才幾天,我就發覺我的頭腦裏裝了許多新的時鐘。

(3)       那是因為走過那塊小小空地的小販的叫賣聲。

(4)       那塊小小的空地是後面幾排人家出入的廣場,假日裏孩子們會在那兒玩沙、丟一球,除此之外,就幾乎是附近女人家、老人家每日閒聚的特區了。那些小販們總是在這個小空間最需要它們時適時地出現。早起,看完報,你想起自己還沒吃早餐,「豆奶哦,煎包哦,糯米飯哦」叫賣聲就正好穿過你推開的窗戶,不客氣地進來;而且你知道這是用純正台灣國語呼叫的「中華台北版」早餐。換個方向,你也許聽到一輛緩緩駛近的小汽車,開着一台錄音機嬌滴滴地喊着:「最好吃的美心麵包,最好吃的美心三明治,請來吃最好吃的美心巧克力蛋糕,美心冰淇淋蛋糕……」時間一到,這些賣聲就像報時的鐘一般準確地出現。

(5)       但這些鐘可不是一成不變地只會敲着噹、噹、噹的聲音,或者每隔一個鐘頭伸出一隻小鳥,「布穀、布穀」地向你報時。他們的報時方式、出現時機,是和這有情世界一樣充滿變化與趣味的。他們構築的不是物理的時間,而是人性——或者更準確地說——心情的時間。就拿在蚵仔麵綫之後出現的賣芭樂的老阿伯為例吧,那清脆、鄉土的叫喊雖然只有幾個音節,但宛轉有致的抑揚頓挫卻讓你以為回到了古典台灣。你聽,那一聲聲拉長的吟唱:「鹹——芭樂,鹹——甜——脆——,甘~的哦!」這簡直是人間天籟,台語的瑰寶——具體而微地把整個民族、整塊土地的生命濃縮進一句呼喊。如果你在心裏一遍遍學着,你一定可以聽到跟〈牛犁歌〉或〈丟丟銅仔〉一樣鮮活有趣的旋律。

(6)       過了下午,乍暖還寒,此起彼落的叫賣聲就更加豐富了。一下子你吃到熱騰騰的「肉圓,豬血湯,四神湯哦」;一下子冷卻下來,變成「芋粿,紅豆仔粿,紅豆米糕」,或者清甜可口的「杏仁露,綠豆露,涼的愛玉哦」。那位賣蝦仁羹的歐巴桑的叫賣聲恐怕是最平板無奇的,但還沒看到她就拿着大碗小碗衝出來的大人小孩,每天不知凡幾。她的蝦仁羹,據「羹學界」人士表示,是確實「料好,味好,台灣第一」的。

(7)       碰到颳風下雨,這些鐘自然也有停擺、慢擺或亂擺的時候,他甚至跟你惡作劇。在跟你心情一樣明亮、美好的日子裏,你忽然發現早該出現的叫賣聲一直沒有出現,這時你就會強烈懷念起,譬如說,那推着手推車,一邊搖着鐵片罐子,一邊喊「阿——奇毛」的賣烤番薯的老頭了。你甚至擔心他是不是太老了,太累了,生病了,以至於不能出來賣了,但就在你懷疑、納悶的時候,那熟悉的聲音也許又出現了。

(8)       這些聲音鐘不但告訴你時刻,也訴你星期、季節。慢條斯理,喊着「修理沙發哦」的車子經過時,你知道又是周末了。賣麥芽糖、鹹橄欖粉的照例在星期三現;賣衞生紙與賣豆腐乳的,都是在星期天下午到達。昨天晚上你也許還吃着燒仙草,今天你忽然聽到他改叫「冷豆花哦」——這一叫,又讓你驚覺春天的確來了。

(9)       時鐘,日曆,月曆。這些美妙的叫賣聲,活潑、快樂地在每日生活的舞台裏翻滾跳躍。他們像陽光、綠野,花一樣,是這有活力的城市,有活力的人間,不可或缺的色彩。

(10)   我喜歡聽那些像鐘一般準確出現的小販的叫賣聲。


 

  聲音鐘是甚麼?作者開宗明義,指出聲音鐘就是「像鐘一般準確出現的小販的叫賣聲」,這些叫賣聲一直存在,只是作者之前未有注意,直到他「把書桌從前面的房間移到後面之後」,才注意到了,並「頭腦裏裝了許多新的時鐘」。

  文章重點在聲音,但作者先交代小販做買賣的地點,那是一塊小小的空地,有孩子、女人、老人聚集的地方。在這片空地上,小販按時叫賣,聽到「豆奶哦,煎包哦,糯米飯哦」便知道是早上,午後的聲音是「肉圓、豬血湯、四神湯哦」;除了時刻,叫賣聲也告知星期和季節,例如「修理沙發哦」的小販只在周末出現,賣麥芽糖、鹹橄欖的日子是星期三,到了文章尾二段,這種叫賣聲不只像時鐘,還跟日曆、月曆變得相像了。

  寫時鐘和時間的文章多,但少有從這個角度切入的,富有創意,令人耳目一新。作者主要用側面描寫,告訴我們這個聲音鐘特別之處:時鐘報時是機械式,一成不變的,但小販的叫賣聲不一樣,在作者筆下,這些聲音「和這有情世界一樣充滿變化與趣味」,既人性,又反映心情。作者以賣芭樂的老阿伯為例,那清脆、鄉土、用國語喊出的叫賣聲,令人以為回到古典的台灣,讓人聽出民族、土地的生命,這是機械的鐘表無法給予的。

  通過小販的叫賣——這種獨特的鐘聲,作者寫出了人情、土地之情。讀罷此文,不妨想一想,甚麼聲音富香港獨有的節奏,令你想到香港人與地的連結?

 


 

    模擬試題    

1. 本篇共有10個段落,按結構可分五個部分。試指出第二、三、四部分分別由哪些段落組成(3分),然後概述第一、三、五部分的內容大意,並把答案填寫在下表。(6分)

 

部分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

第1段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b. 第___段


描述房子的位置及交代移動書桌前的生活情況,藉以引出下文在移動書桌後所留意到的小販叫賣聲。

第三部分

c. 第___段

 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部分

e. 第___段

說明小販的叫賣聲不只像時鐘一樣可告知人們「時刻」,同時亦可告知人們「星期」和「季節」,藉以進一步表明小販的叫賣聲與時間、生活的關係。

第五部分

第9-10段

 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中指出在不同的時候會聽到不同的叫賣聲,試根據文章內容選擇出正確的答案。(6分) 

聲音 / 時間

A

春天

B

星期天下午

C

星期三

D

周末

E

早上

F

過了下午

a. 「豆奶哦,煎包哦,糯米飯哦」的叫賣聲

b. 賣蝦仁羹的歐巴桑的叫賣聲

c. 「修理沙發哦」的叫賣聲

d. 賣麥芽糖、鹹橄欖粉的叫賣聲

e. 賣衞生紙與賣豆腐乳的叫賣聲

f. 「冷豆花哦」的叫賣聲

 

3. 為甚麼作者說小販的叫賣聲所構築的是「心情的時間」?試舉例加以說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題解    

 

  1. 同學在劃分段落時,可以「作用」為依據,想想不同「自然段」的「作用」為何?具相同「作用」的「自然段」,便可合為同一「部分」。如本文的第一段作用在點明「喜歡小販的叫賣聲」此一「主題」;而第二段則主要在交代留意到小販叫賣聲的原因——搬動書桌,藉以「引出下文」。二者作用不同,故可視為二個不同的「部分」。
    此外,本文第三段屬「過渡段」——一方面承接了上段所提到的「新的時鐘」,而另一方面則開啟了下文「小販的叫賣聲」,故既可將之歸入第二部分,亦可將之歸入第三部分。不過只能二擇其一,不可將之同時歸入第二及第三部分。
  2. 此題主要考核同學從文中摘錄資訊的基本能力,同學只要找表示「時間」,又或相關句子關鍵詞,應該不難找出正確的答案。

  3. 回答此類「解說字詞深意」的題目時,同學可就文章之主題及相關字句的前文後理進行推敲。回答時宜先直接指出其意思,然後再加以解說,並舉出例子作證。

 

    參考答案    

 

  1. a. 說明作者喜歡小販的叫賣聲,藉以點明全文主題。
    b. 2-3 / 2
    c. 4-7 / 3-7
    d. 描述不同時候所聽到的小販叫賣聲,藉以表現出作者對這些聲音的喜愛。
    e. 8
    f. 總結小販的叫賣聲為城市和生活帶來了活力和色彩,藉以展現出對這些聲音的喜愛,與首段遙相呼應。

  2. a. E b. F c. D d. C e. B f. A

 

 

  1. 因為小販的叫賣聲是充滿變化與趣味的,而這些變化則主要源自於小販的個性和心情,因此,作者便說這些聲音所構築的是「人性的時間」、「心情的時間」,而非一般「物理的時間」。就如那個賣芭樂的老阿伯,他會以清脆、鄉土的聲音來叫賣,讓人有回到了古典台灣的感覺,甚至使人感受到整個民族和土地的生命。又例如那個賣烤番薯的老頭,他會偶然不按時出現,讓人擔心、納悶,之後又會突然出現,教人難以捉摸。這些叫賣聲,就如同我們所身處的有情世界一樣,看似有既定的規律,但卻又充滿變化和趣味。

 

轉載自2021年2月4日星島學生報《S-file 全科練習王》

 

 

文:可洛、嚴聯昆老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