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貫中《三國演義.趙子龍單騎救主》(節錄)
2021.03.12文言文閱讀理解
《三國演義.趙子龍單騎救主》(節錄)羅貫中
(1) 卻說趙雲自四更時分與曹軍廝殺,往來衝突,殺至天明,尋不見玄德,又丟了玄德老小。雲自思曰:「主人將甘、糜二夫人①與小主人阿斗②託付在我身上,今日軍中失散,有何面目去見主人?不如去決一死戰,好歹要尋主母與小主人下落!」回顧左右,只有三四十騎相隨。雲拍馬在亂軍中尋覓,二縣百姓嚎哭之聲震天動地,中箭着槍、拋男棄女而走者,不計其數。趙雲正走之間,見一人卧在草中,視之,乃簡雍也。雲急問曰:「曾見兩位主母否?」雍曰:「二主母棄了車仗③,抱阿斗而走。我飛馬趕去,轉過山坡,被一將刺了一槍,跌下馬來,馬被奪了去。我爭鬥不得,故卧在此。」雲乃將從人所騎之馬借一匹與簡雍騎坐,又着二卒扶護簡雍先去報與主人。「我上天入地,好歹尋主母與小主人來。如尋不見,死在沙場上也!」說罷,拍馬望長坂坡而去。忽一人大叫:「趙將軍哪裏去?」雲勒馬問曰:「你是何人?」答曰:「我乃劉使君④帳下護送車仗的軍士,被箭射倒在此。」趙雲便問二夫人消息。軍士曰:「恰纔見甘夫人披頭跣足⑤,相隨一夥百姓婦女,投南而走。」雲見說,也不顧軍士,急縱馬望南趕去。只見一夥百姓,男女數百人,相攜而走。雲大叫曰:「內中有甘夫人否?」夫人在後面望見趙雲,放聲大哭。雲下馬插槍而泣曰:「使主母失散,雲之罪也!糜夫人與小主人安在?」甘夫人曰:「我與糜夫人被逐,棄了車仗,雜於百姓內步行,又撞見一支軍馬衝散。糜夫人與阿斗不知何往。我獨自逃生至此。」正言間,百姓發喊,又撞出一支軍來。趙雲拔槍上馬看時,面前馬上綁着一人,乃糜竺也。背後一將手提大刀,引着千餘軍,乃曹仁部將淳于導⑥,拿住糜竺,正要解去獻功。趙雲大喝一聲,挺槍縱馬,直取淳于導。導抵敵不住,被雲一槍刺落馬下,向前救了糜竺,奪得馬二匹。雲請甘夫人上馬,殺開條大路,直送至長坂坡。
(2) 正走之間,見一將手提鐵槍,背着一口劍,引十數騎躍馬而來。趙雲更不打話,直取那將。交馬只一合,把那將一槍刺倒,從騎皆走。原來那將乃曹操隨身背劍之將夏侯恩⑦也。曹操有寶劍二口:一名「倚天」,一名「青釭」;倚天劍自佩之,青釭劍令夏侯恩佩之。那青釭劍砍鐵如泥,鋒利無比。當時夏侯恩自恃勇力,背着曹操,只顧引人搶奪擄掠。不想撞着趙雲,被他一槍刺死,奪了那口劍,看靶上有金嵌「青釭」二字,方知是寶劍也。雲插劍提槍,復殺入重圍,回顧手下從騎已沒一人,只剩得孤身。雲並無半點退心,只顧往來尋覓,但逢百姓,便問糜夫人消息。忽一人指曰:「夫人抱着孩兒,左腿上着了槍,行走不得,只在前面牆缺內坐地。」趙雲聽了,連忙追尋。只見一個人家,被火燒壞土牆,糜夫人抱着阿斗,坐於牆下枯井之旁啼哭。雲急下馬伏地而拜。夫人曰:「妾得見將軍,阿斗有命矣。望將軍可憐他父親飄蕩半世,只有這點骨血。將軍可護持此子,教他得見父面,妾死無恨!」雲曰:「夫人受難,雲之罪也。不必多言,請夫人上馬。雲自步行死戰,保夫人透出重圍。」糜夫人曰:「不可。將軍豈可無馬?此子全賴將軍保護。妾已重傷,死何足惜!望將軍速抱此子前去,勿以妾為累也。」雲曰:「喊聲將近,追兵已至,請夫人速速上馬。」糜夫人曰:「妾身委實難去,休得兩誤。」乃將阿斗遞與趙雲曰:「此子性命全在將軍身上!」趙雲三回五次,請夫人上馬,夫人只不肯上馬。四邊喊聲又起。雲厲聲曰:「夫人不聽吾言,追軍若至,為之奈何?」糜夫人乃棄阿斗於地,翻身投入枯井中而死。
(3) 趙雲見夫人已死,將阿斗抱護在懷,綽槍上馬。早有一將引一隊步軍至,乃曹洪⑧部將晏明也,持三尖兩刃刀來戰趙雲。不三合,被趙雲一槍刺倒,殺散眾軍,衝開一條路。正走間,前面又一支軍馬攔路。約十餘合,雲不敢戀戰,奪路而走。背後張郃趕來,雲加鞭而行,不想趷躂一聲,連馬和人,顛入土坑之內。張郃挺槍來刺,忽然一道紅光,從土坑中滾起:那匹馬平空一躍,跳出坑外。
(4) 張郃見了,大驚而退。趙雲縱馬正走,背後忽有二將大叫:「趙雲休走!」前面又有二將,使兩般軍器,截住去路。後面趕的是馬延、張顗,前面阻的是焦觸、張南,都是袁紹⑨手下降將。趙雲力戰四將,曹軍一齊擁至。雲乃拔青釭劍亂砍,手起處,衣甲平過,血如湧泉。殺退眾軍將,直透重圍。
註解:
- 甘、糜二夫人:甘,甘夫人,劉備妾侍,劉禪生母。糜,糜夫人,劉備之妻,為糜竺、糜芳之妹。
- 阿斗:即劉禪(207~271),劉備長子,三國時期蜀漢後主,於223至263年在位,投降曹魏後,被封為「安樂公」。阿斗為其小名。
- 車仗:車輛和擔仗。
- 使君:漢代稱呼刺史為使君,這裏指當時為豫州刺史的劉備。
- 披頭跣足:形容人衣冠不整、十分狼狽。
- 淳于導:小說虛構人物,曹魏將領曹仁的部下,在拿住糜竺去領功途中被趙雲一槍刺死。
- 夏侯恩:夏侯恩是小說中的人物,正史中其真名叫夏侯廉。
- 曹洪:曹洪(?-232),字子廉,為曹操堂弟,一直跟隨曹操南征北討。
- 袁紹:袁紹(153~202),字本初,出身於四世三公的官宦世家,曾謀誅宦官,討伐董卓。後與曹操在官渡交戰,兵敗,最後病發而死。
練習題
1. 根據第1段開首,趙雲與曹軍廝殺後,打算做甚麼?
A 與曹操決一死戰 |
A |
B |
C |
D |
B 救助受傷的百姓 |
○ |
○ |
○ |
○ |
C 帶領士兵見劉備 |
|
|
|
|
D 尋回劉備的家眷 |
|
|
|
|
2. 在第1段,趙雲尋找甘夫人的過程是怎樣的?
趙雲先遇到簡雍,得知a.________________,後來又遇上護送兵仗的軍士,知道b.________________。趙雲趕去,最後在c.______________找到甘夫人。
- 第2段開首記述趙雲與夏侯恩的交戰情況。根據有關內容,判斷以下陳述。
正確 |
錯誤 |
無從判斷 |
|
|
○ |
○ |
○ |
|
○ |
○ |
○ |
- 在第2段中,為甚麼趙雲堅決要糜夫人上馬?又為甚麼糜夫人不肯上馬?
(1) 趙雲要糜夫人上馬的原因:糜夫人a._______________,而且與主上家眷共乘一騎b.___________。
(2) 糜夫人不肯上馬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趙雲對糜夫人說:「夫人不聽吾言,追軍若至,為之奈何?」(第2段)以下哪項最能描述趙雲當時的心情?
A 焦急憤怒 |
A |
B |
C |
D |
B 恐懼不安 |
○ |
○ |
○ |
○ |
C 無可奈何 |
|
|
|
|
D 傷心悲痛 |
|
|
|
|
- 在第2段的最後,糜夫人投井自盡。
(1) 糜夫人投井自盡的原因是甚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承上題,這件事反映糜夫人怎樣的性格特點?
|
|
|
|
(答案須是四個字) |
- 在第3至4段,作者記述趙雲與曹軍武將交手的情景。試說明各場交戰的情況和結果。
曹軍武將 |
交戰的情況和結果 |
晏明 |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張郃 |
張郃追上趙雲,趙雲b.______________。張郃挺槍來刺,之後趙雲c.________________,把張郃嚇退。 |
馬延、張顗、 焦觸、張南 |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文中多次記述趙雲與敵人的交戰場面,以下哪幾項是作者這樣寫的目的?
① 表達自己對趙雲的敬佩 |
② 令故事情節更緊張刺激 |
③ 營造戰爭的悲壯氣氛 |
④ 突出趙雲的人物形象 |
A ①③ |
B ②④ |
A |
B |
C |
D |
C ①②④ |
D ②③④ |
○ |
○ |
○ |
○ |
- 綜合全文,作者記述了數件可反映趙雲的性情的事件。以下片段分別反映趙雲的甚麼性情?
片段 |
性情 |
「我上天入地,好歹尋主母與小主人來。如尋不見,死在沙場上也!」說罷,拍馬望長坂坡而去。(第1段) |
a.________ |
回顧手下從騎已沒一人,只剩得孤身。雲並無半點退心,只顧往來尋覓。(第2段) |
b.________ |
雲乃拔青釭劍亂砍,手起處,衣甲平過,血如湧泉。殺退眾軍將,直透重圍。(第4段) |
c.________ |
10. 綜合全文,作者在刻畫不同人物時,運用了多種描寫手法。下列引文運用了甚麼描寫手法?試根據文意選擇一個最為合適的答案。
① 雲自思曰:「主人將甘、糜二夫人與小主人阿斗託付在我身上,今日軍中失散,有何面目去見主人?不如去決一死戰,好歹要尋主母與小主人下落!」(第1段) ② 雲曰:「夫人受難,雲之罪也。不必多言,請夫人上馬。雲自步行死戰,保夫人透出重圍。」(第2段) ③ 糜夫人乃棄阿斗於地,翻身投入枯井中而死。(第2段) ④ 早有一將引一隊步軍至,乃曹洪部將晏明也,持三尖兩刃刀來戰趙雲。不三合,被趙雲一槍刺倒。(第3段) |
||||
|
肖像描寫 |
語言描寫 |
行動描寫 |
心理描寫 |
①: |
○ |
○ |
○ |
○ |
②: |
○ |
○ |
○ |
○ |
③: |
○ |
○ |
○ |
○ |
④: |
○ |
○ |
○ |
○ |
參考答案
1. D
2. a.兩位夫人抱着阿斗棄車逃走
b. 甘夫人跟隨百姓向南邊走
c. 南方一夥逃難的百姓中
3. (1)錯誤
(2)正確
4. (1) a.左腿受傷,不能走動
b.於禮不合
(2)自己身受重傷,即使上馬也難以逃脫,而且趙雲需要騎馬才能帶阿斗逃走。
5. A
6. (1)當時追兵將至,趙雲的處境愈來愈危急,將難以突破重圍,然而趙雲與糜夫人為上馬與否爭持不下。糜夫人只好自盡,讓趙雲下定決心上馬,救出阿斗。
(2)果敢決斷/大義凜然
7. a. 不到三個回合,晏明就被趙雲一槍刺倒。
b. 連人帶馬跌入土坑之內
c. 四將前後包圍趙雲,趙雲用青釭劍亂砍,殺出重圍。
8. B
9. a. 忠心
b. 勇敢
c. 勇武善戰
10. (1) 心理描寫
(2) 語言描寫
(3) 行動描寫
(4) 行動描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