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英有盡有】10大常犯非語文錯誤

2021.03.12
25026 25026

【名師助你SURE WIN DSE英文科必勝攻略‧英有盡有精選專欄文章】

  很多同學以為寫作卷只考慮文法、詞彙,以下十個作文常犯錯誤跟語文錯誤(Language Errors)沒有關係,但卻影響寫作卷的分數。

 

內容及組織

1. 寫作對象(target readers / audience)

  有些考生沒有留意題目標明的寫作對象,那麼寫出來的內容便會很概括籠統,考官在內容上便不能給予考生5 / 7或以上的成績。

  例如在歷屆試題中,考生須以學生會會長身分寫一篇演講辭(speech),在開學禮中歡迎新生,當中要提及守校規和人際關係的重要。其實重點是既然他們是中一學生,很多事便要從他們這些新生的角度來考慮。其中一個技巧是「對比」,例如比較一般小學跟中學的校規有甚麽差別,如人際關係在中學的重要性(因有更多小組習作、活動、比賽)。

  另一年題目則是考生投訴校巴危險的情況,但要求把信件寫給校巴協會。考生須明白協會的職能跟政府的不同,因此,若考生建議協會吊銷某校巴公司牌照,那便不合邏輯❌。相反,應該從硬件、軟件、訓練和制度等方面給建議✅。

2. 身分(role)

  有些考生忽略了自己的身分。例如上述歡迎中一新生的演講辭,若你是學生會會長,便須按照你的身分寫應該說的東西。

  你可以分享自己在這學校上學的經驗和小貼士✅,但你不能像校長、訓導主任或領袖生等,寫帶有訓話或教誨的語氣和內容❌。

3. 個人經歷(personal experiences)

  有些文章很自然談及個人經歷,例如:評論(review)、投訴信(letter of complaint);也有一些文章可以通過加入個人經歷作為闡述方法,增強說服力,例如:article、個人書信(personal letter)、演講辭(speech)、給編輯的信(letter to the editor)。

  可是,有些格式卻恰恰相反,例如debate speech(辯論辭)絕對不可能有個人元素;類似情況尚有report(報告),要求客觀分析,毋須加入個人經歷。

4. 過度概括

  有些考生習慣把個別極端的情況或例子概括化,說成普遍現象,以支持自己的觀點,其實考官很容易發現這種邏輯謬誤,並覺得考生以偏概全。例如有考生提及有不少學生(a number of students)因為讀書壓力而患上抑鬱症及自殺輕生,顯然這量詞太誇張。

5. 首尾呼應

  除了首尾段呼應外,其實每段也應該這樣做的。事實上,有不少考生完全沒有寫主題句(topic sentences)及總結句(concluding statements)的意識,又或就算寫也寫得很差。

  要寫好主題句、總結句不難,做好三件事:

  ①回應主題  ②針對該段目的  ③帶出自己論點。

 

 

格式及語氣

1. 下款

  在書信格式忘記寫下款,而不是書信(例如文章、演講辭)卻加了下款,這樣會反映考生不夠小心。另外,一篇高中的文章,若連Yours sincerely和Yours faithfully都弄錯,便真的不能接受了。

2. 語氣

  考生往往忘記自己的身分,用錯語氣。例如寫Letter to the Principal的時候,謹記自己是一名學生,語氣要合適,不可能很不禮貌批評校長的政策。就算指出校長的政策不好,也要讚賞校長的出發點好,只是有些細節可以更好,把原來的政策變得完美。

3. 不同格式特點

  很多考生未能寫出某些格式的特點:例如可能把speech寫到跟一篇article、一份report沒太大分別。事實上,speech要有交流、要informal少少,文字要有節奏,亦要有啟發性(inspiration)的元素才對。

4. 框架結構

  有些考生還未能掌握不同格式的框架。例如debate speech的開首和結尾,不能跟article相若;report及proposal亦有固定的開首和結尾的寫法,不能隨便改動。

5. 格式隱藏任務

  不同格式也有隱藏任務。例如近年常考的評論(review),考生不能只寫喜歡和不滿意甚麼、推不推薦,還要交代一些該公司、產品、服務的背景,還要提及自己在光顧前的期望和最後的現實情況,亦可跟別的公司做比較。

 

文:Kenneth Lau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