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英文派定心丸 助菠蘿農民開銷路
2021.03.11大陸海關總署以發現有害生物為由,宣布暫停進口台灣的菠蘿(台稱「鳳梨」)。台灣總統蔡英文上周走訪高雄市大樹區鳳梨產銷班,向農民派定心丸表示,「免驚、免煩惱、政府挺你」,政府會補助農民,打開鳳梨行銷通路。前總統馬英九表示,這不僅衝擊(1)果農生計,更讓台灣社會錯愕,傷害台灣民眾的感情。由於台灣鳳梨外銷超過九成銷往大陸,禁令使台灣出口商及果農叫苦連天(2),而且擔心其他農產品也會受阻。
字詞解釋
(1)衝擊︰嚴重影響。
(2)叫苦連天︰不斷的叫苦,表示痛苦到了極點。
文化知識
鳳梨
台灣稱菠蘿為「鳳梨」,產地品種雖然各有不同,但在植物學上同屬「鳳梨科」及「鳳梨屬」,其他別稱還有「王梨」、「黃梨」、「番梨」、「露兜子」等。
菠蘿的故鄉在南美洲,後來傳入荷蘭,再傳遍歐洲後,十六世紀末,葡萄牙傳教士再把菠蘿引進中國。最初這種水果被中國名為「菠蘿」,是因為與東南亞傳入的波羅蜜相似,原被叫作「波羅」,後來民國時期,才加上草字頭成為今天沿用的「菠蘿」。
與此同時,「菠蘿」的閩南話又叫「旺來」,名字吉利,新馬一帶則稱「黃梨」,及至清代傳到台灣後,才又改稱「鳳梨」。但何以名稱會有如此大差別?根據一七一七年清台灣《諸羅縣志》記載:「黃梨,以色名,臺人名鳳梨,以末有葉一簇,如鳳尾也.取尾種之,著地即生。」後來鳳梨在台灣再經培育,生產出「無眼」的「金鑽鳳梨」等新品種,台灣的「鳳梨」之名,亦自此在世界各地不逕而走。


TOP